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和人口流失最多的地区。2010—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共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646万人,是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导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人口减少B.人口容量减小C.经济水平落后D.医疗物资短缺
2.201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流失的主要群体是(     
①婴幼儿人口②学龄人口③青壮年人口④老年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东北三省人口流失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②不利于绿色农业发展③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④不利于吸引外来投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2-06更新 | 87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2 .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2.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3 .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的青海、广东、江苏、河南四个省份的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较上年常住净增出生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56.8万人-27.2万人105.208.3‰3.33‰
8515万人10万人44.515.23‰-1.81‰
9872万人-11万人73.37.42‰-0.08‰
595万人1.19万人6.310.60‰3.37‰
1.从出生人口数量看,甲(105.2万人)、丙(73.3万人)、分列生育大省前两名,其中,2023年甲省份依然保持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请推测甲省份(     
A.河南B.江苏C.广东D.青海
2.下列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相比甲经济GDP远远落后于乙;     
②丁常住净增人口为正,经济较为发达
③乙丙地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均婚育年龄的上升
④甲地区人口自然增加率较高,其年轻人口数量较多是原因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过去五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0.2%提高到了65.2%”,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组数据受到多方关注。读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较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大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落户限制B.人口出生率高C.城镇房价上涨D.农村土地减少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发展B.城市环境改善C.乡村经济衰退D.乡村土地减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大城市群推动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完善。下图是19个城市群近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恒大研究院;注:2011年后天山北坡城市群数据有缺失

1.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2001-2010年长三角年均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B.2011-2015年与2001-2010年京津冀的常住人口变化相近
C.2016-2019年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整体变化比中西部较多
D.2001-2019年成渝常住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
2.关于各大城市群常住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政策B.经济水平
C.交通通达D.地域文化
2023-08-23更新 | 821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6 . 伴随乡村人口迁出,部分地区出现“空心村”。根据年度空心化率和月度波动值的差异,可将村庄分为常年活跃村、季节性活跃村、季节性“空心村”、常年“空心村”四种类型(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识别“空心村”高效可靠的方法是(     
A.使用遥感影像观测B.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判断
C.根据用电数据分析D.根据房屋建筑密度分析
2.一般情况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主要属于(     
A.常年活跃村B.季节性活跃村
C.常年“空心村”D.季节性“空心村”
3.下列措施中降低乡村空心化率的最可行的是(     
A.实施生态修复B.完善金融服务
C.保护文化遗产D.发展特色产业

7 . 2022年5月,联合国移民署发布了《2022年世界移民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国际移民约为281亿。下图示意1990~2020年亚洲国际移民数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1990~2020年(     
A.亚洲区域内的移民数量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B.迁入亚洲地区移民多来自拉丁美洲等欠发达地区
C.亚洲与北美地区人口流动最为频繁D.亚洲地区移民更倾向迁入欧洲地区
2.形成近二十年来亚洲区域内移民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条件逐渐改善B.移民门槛降低
C.区域发展差距增大D.自然环境恶化
2023-06-22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最年轻的现代化“世界文化遗产”城市。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初期,巴西利亚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经济C.文化D.气候
2.巴西利亚建成后的辐射作用体现在(     
①促进巴西利亚周边地区产业发展              ②促使巴西利亚周边交通网络完善
③促进巴西内陆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④促使巴西利亚成为了巴西的经济中心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 人口重心的演变反映着一个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状况。下图是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示意图及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重心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重心变化特征为(     
A.先快后慢B.向东南方向移动C.快一慢一快D.先向东南后向西
2.据图1推测,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A.江苏省北部人口增长快B.安徽省人口持续减少
C.上海市人口持续增长D.浙江省北部人口增长快
2023-06-21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3·甘肃白银·二模
名校

10 . 根据住房产权是否清晰,可以分为正规居住空间和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深圳作为沿海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居住空间并存,不同居住空间之间的迁移频繁。下表示意深圳四种人口空间迁居模式样本均值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迁居模式平均租金变化/(元·m-2)交通可达性变化/m教育可达性变化/m综合区位变化/m平均年龄/岁
①类迁移-1.2881456035.1
②类迁移-38.1319-81232833.3
③类迁移-0.3154562032.8
④类迁移36.3-85103-117033.7
1.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正→正、正→非、非→非、非→正B.非→非、正→非、非→正、正→正
C.正→正、非→正、正→非、非→非D.非→非、非→正、正→非、正→一正
2.推测②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     
A.购物便利B.方便上下班C.孩子上学D.改善居住环境
3.为稳定来深流动人口,最应该通过优化住房政策增加(     
A.①类迁移B.②类迁移C.③类迁移D.④类迁移
2023-05-14更新 | 234次组卷 | 4卷引用:期末卷(二)-【高频考题·期末卷】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鲁教版2019)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