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1 道试题

1 . 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境内多山,别称山城。某学者基于1982年以来的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研究发现,重庆市所辖区域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存在着差异。读1982-2020年重庆市及其各区域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人口年均增量(万人)
全市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市群渝东北武陵山区城市群
1982-1990年22.5913.336.362.9
1990-2000年16.4712.773.520.18
2000-2010年-16.670.2-15.05-1.81
2010-2020年32.0834.77-3.010.31
1.重庆市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90年B.2000年C.2010年D.2020年
2.推测2000-2010年期间,重庆市人口总量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峡工程库区移民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城镇化进程的加快D.大量务工人员的回流
3.导致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武陵山区城市群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起伏差异B.经济发达程度
C.水资源丰富度D.资源环境承载力
2022·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803次组卷 | 5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7-18高一下·陕西宝鸡·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人随家人到另一城市定居,影响因素是(     
A.社会因素B.经济因素C.行政因素D.人口流动
2022-07-03更新 | 4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2·安徽黄山·一模

4 . 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通过对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本省产业发展状况和部分社会问题。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达1618.6万,居全国第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反映了本省(     
A.卫生事业吸引力强化B.养老产业吸引力升高
C.义务教育对男童的吸引力下降D.制造业吸引力强化
2.根据2020年数据,以下年龄段中因性别比失衡导致社会问题较严重的是(     )年龄段。
A.0-9岁B.9-18岁C.30-39岁D.54-63岁
3.专家分析上图得出结论:近十年来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化,导致由个体迁入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入。其判断依据为(     )年龄段的性别比变化。
A.1-12岁B.45-56岁C.57-69岁D.70-81岁
2022-06-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单元 人口与环境【 过关测试】-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2·浙江·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2.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6-13更新 | 11356次组卷 | 7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06-09更新 | 16312次组卷 | 58卷引用: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章末培优专练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1高一上·云南昭通·期末

7 . 下图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资源状况
2022-06-02更新 | 443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 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2)
16-17高一下·陕西宝鸡·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资源开发B.经济发展C.国家政策D.气候差异
2022-05-02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1·江苏·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9 .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许多省区人口流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下图为“某年我国三大城市外来人口占比位列前十的省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为长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迁移至上海人口相差较大,其主导因素是(     
A.对外交通条件B.文化交流习惯C.经济活动方式D.人口迁移政策
2.从全国看,三大城市的外来人口省区分布具有明显的(     
A.地域性B.等距性C.均衡性D.同向性
3.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外来人口增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北京(     
A.政府机构外迁B.城市规模扩大C.首都功能优化D.公共服务升级
2022-03-10更新 | 8554次组卷 | 3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B卷·能力提升)-【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分层训练AB卷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1-22高三上·重庆九龙坡·阶段练习

10 . 汨罗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形为主。下辖15个乡镇,15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7.87万,农业人口53.47万,农村居民点用地134.79km²。近年来该地人口大量外流,空闲房屋及废弃宅基地大量增加,出现大量"空心房"。2018年开始了农村"空心房"整治行动,主要是对"空心房"地区进行复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汨罗的自然条件,推测其乡村(     
A.人口北疏南密B.人口南疏北密
C.聚落呈团块状沿河流分布D.聚落呈带状沿山谷分布
2.汨罗农村出现大量"空心房",直接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B.居住环境恶化
C.基础设施落后D.农民外出务工
3.汨罗"空心房"复垦实践中,复垦为林地的较少,耕地较多,其原因是(     
A.平原地形,林木生长差B.耕地经济效益更高
C.靠近湖泊,洪涝灾害严重D.人口过多,粮食需求量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