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最终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1)结合材料一、三、四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                            等行业。
(3)评价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016-12-13更新 | 1520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候鸟老人”指每到冬天,就由北方到南方过冬的老人。每年冬季,东北三省20多万老人到海南过冬,在三亚享受冬日暖阳。

简要分析东北三省众多的“候鸟老人”赴三亚过冬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6-11-27更新 | 993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4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 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杭州是该地区的重要城市。下图为“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



(2)读上图, 描述图中杭州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3)上图显示,杭州在1964年(二普)之前和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分别说明其直接原因。

江南水乡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下图为江南水乡景观图。



(4)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景观的形成原因。
5 . 读关于中国人口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材料三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按年龄)相等的部分,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下表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
国家
日本
巴西
瑞典
尼日
利亚
中国
韩国
世界
平均年龄
中位数
44.6
28.9
41.7
15.2
35.2
37.9
28.4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3)预测我国年龄中位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出其原因。
6 . 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甲和图乙,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产生什么影响?
2016-11-26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峨眉二中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卷
9-10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7 . 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M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一段,该铁路最东段的名称是_______,该铁路西端港口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2)图中R河与东部季风区河流相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3)80年代中期以来,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016-11-18更新 | 12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地理卷
8 . 下图为珠江水系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下图比较昆明和北京两地气温特征的差异,并概括主要影响因素。

(2)运用图中信息,指出梧州——广州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具体分析其自然原因。
(3)“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依据资料,简述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2016-09-21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彭州中学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
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因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2)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10 .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叙利亚邻国示意图和难民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