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过往的发展经历来看,四川的“强省会”战略无疑是成功的。一方面,成都晋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四川也如愿以偿,获得了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覆盖,与重庆联手打造中国经济第四极和世界级城市群。另一方面,成都的崛起也带动四川人口快速回流,吸引了全国各地人才入川。成都人才吸引力连续多年领跑新一线城市。

材料二:曾经一段时间,“强省会”战略是很多省份的主要发展战略。但这个发展模式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省会过强后,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于一些弱势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这类现象叫虹吸效应。在过去10年,四川21个市州中,有17个常住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下一步应该要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才能实现共赢。

(1)简析多个省份实施“强省会”战略的原因。
(2)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3)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四川反哺省内兄弟城市发展的措施。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回流城镇化是指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农村人口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和购买住房的城镇化过程。1980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均衡,很多中部省份人口东流为沿海城市发展注入活力。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回流城镇化成为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现象。下图示意江西省吉安市(地级市)回流人口定居意愿和购房意愿构成情况。


   
(1)我国中部地区回流人口以教育程度相对____(填“较低”或“较高”)、技能____(填“丰富”或“缺乏”)的农村人口为主。
(2)江西省吉安市人口回流的主要方向是由城市到____(填“村镇”或“县城”),因为___
(3)说明近年来人口回流对江西城镇化发展的益处。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世纪以来,全球跨国移民数量增长迅速,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家,而墨西哥是其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下图为美国和墨西哥GDP对比示意图。

   

(1)简述人口跨国流动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2)简析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移民来源国的主要原因。
(3)有人认为墨西哥移民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你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3·北京西城·模拟预测
4 . 某同学查阅到中国人口相关资料,制作了资料,并查阅了中国 人口年龄结构(左图)和中国人口增长情况(右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 自然增长率为-0.60‰。

2020年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 95.5%、91.6%。从民族人口来看,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2023年5月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完善 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有助于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也有助于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和中国国情,谈谈你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2023-06-04更新 | 437次组卷 | 6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农民工选择返乡对个人、家庭和农村都会产生有利影响,请选择其中一个对象(个人、家庭、农村)加以说明。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开罗已发展成为中东第一大城市、非洲第二大城市,也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但埃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让新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据统计,埃及人口在2020年初就已突破1亿人大关,按照当前的人口增长速度,预计未来40年内埃及人口将翻一番。由于大部分国土被沙漠覆盖,埃及只有8%的土地有人居住,其中,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开罗人口超过2200万人,其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万人。

材料二   在埃及开罗以东45公里的茫茫沙漠中,一座座高楼正拔地而起,这里是埃及新行政首都所在地,埃及政府从2021年12月开始迁往新的行政首都。新首都位于开罗以东约45公里沙漠中的甲地(下图左图),可容纳650万人口。新首都Q区内有非洲第一高楼(高385.5米的“标志塔”)及20多栋高层建筑。

材料三   下图右图示意新首都核心区的土地利用。

   
(1)指出人口的过快增长给开罗城市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2)分析新首都选址在左图中甲地的原因。
(3)推测右图中Q区最可能的功能区类型,并说明Q区建筑物特点产生的作用。
2023-05-18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2 乡村和城镇(高频非选择题30题)-【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泥河湾盆地位河北省西北部阳原县,桑干河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其中,区内海拔778~2045m,年均降水量350~400mm。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区内人口将进一步迁出,被划为人口疏散区。近年来,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出现大量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山顶、山脊部出现大量风力发电机,且已并网送电。

材料二:下图为泥河湾盆地禀赋分区分布图。

(1)从自然资源角度,简述该区被划为人口疏散区的原因。
(2)与碱滩分布区相比,说出厚层黄土分布区发展种植业的土壤优势。
(3)说明风、光发电站建设对当地农村振兴的经济作用。
2023-05-12更新 | 45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1~2题 人口-备战2024年6月浙江高考地理真题题号押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原交通设施对老年人越来越不友好,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挑战。下图为“天津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差异示意图”,其中天津市内6区为天津老城,2009年,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合并组建为国家级开发区滨海新区。



(1)分析天津市内6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不同于其周边县区的原因。
(2)根据城市发展规律,从长远看特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趋于减小,请说明理由。
(3)为提高交通设施对老年人的友好程度,请指出城市大中型十字路口进行交通设施规划时可采取的措施。
2023-05-11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人口与地理环境(专题测试)-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俄罗斯人口2000年为1.466亿,2007年为1.428亿,到2017年为1.445亿。下图示意俄罗斯2017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的空间分布。2019年中俄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双边关系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1)指出2000年以来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特点。
(2)指出2017年俄罗斯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析甲半岛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3)现今俄罗斯人口迁移有向东南部和西南部两个迁移方向。请选择其中一个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10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下题。

“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圆原首字的简称,是宁夏南部山区的特困地区。该区域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佳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郜。2020年“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

(1)说明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
(2)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