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祁吉线”是指青海祁连县(38.18°N,100.25°E)和西藏吉隆县(28.85°N,85.30°E)的连线,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南、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的差异(如表)。完成下面小题。


1982——2010年“祁吉线”两侧人口统计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常住人口占比(%)人口密度(人/km)常住人口占比(%)人口密度(人/km)
198295.723.504.280.37
199095.314.004.690.47
200094.854.485.150.58
201094.365.165.640.73

1.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布规律是(     
A.中部密,四周疏B.东南密,西北疏C.西南疏,东北密D.河谷疏,山腰密
2.“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直接影响因素是(     
A.降水与气温B.地形与植被C.光照与土壤D.风力和水源
3.与东南半壁相比,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持续微增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宽松B.人口迁出不活跃C.自然地理环境优越D.人口死亡率降低
2021-09-13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乌蒙山区地处云贵高原,山高谷深,其人口垂直分布存在差异。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即耕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系数越小,表明人口密度越大,人口耕地紧张度越大。读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人口耕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在(     
A.海拔1000~1300m处B.海拔1300~1600m处
C.海拔1600~1900m处D.海拔1900~2200m处
2.2000~2005年间,海拔>2500m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退耕还林B.人口外迁C.生态改善D.耕地增加

3 . 下图为2019年全国及安徽、浙江、四川、广东四省区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全国相比,人口抚养负担较重的省区是(     
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
2.造成四个省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差异B.医疗卫生条件差异
C.生育观念差异D.养老保障制度差异
2021-05-31更新 | 30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