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目前,长江上、中、下游已形成上游成渝经济区、中游城市群和下游长三角地区三大核心区,其发展各具特色。

材料二: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到2025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力争突破6000亿元。武汉正从传统的“钢城”向“光城”转型升级。

材料三:图1为长江经济带略图,2为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简图。

材料四:《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目标,以长江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与京津冀地区相比,长江经济带最突出的优势是(     
A.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阔B.能源充足,矿产丰富
C.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D.政策支持,优先发展

(2)为提升武汉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武汉应该(     
A.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B.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D.在周边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3)长江中游城市群(     
A.位于东部沿海地区B.跨鄂、湘、皖三省
C.长江干流贯通东西D.京沪铁路连接南北

(4)甲、乙两处沙洲的成因不同。甲沙洲处河道变宽,流速减缓,____而成;乙沙洲是丰水期或洪水期,主流____形成新河道,原来的凸岸滩地变成江心洲。
(5)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增长很快,与以往相比,从人口流动方式来看,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举家迁移转变,这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贵州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6)长江内河航运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具有运量____、成本____、能耗小等优势(     
A.小低B.大高C.大低D.小高

(7)长江经济带充分发挥上海、武汉、____三大航运中心的核心作用,推进长江经济带腹地开发(     
A.南京B.重庆C.成都D.苏州

(8)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____经济带,是我国____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A.横向生态B.内河社会C.横向社会D.内河生态

(9)结合材料1、2、3,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转变。
2023-12-2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合格考)期中考试试卷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贺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农业地级市,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城市,农村人口占比高。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市成立最晚,城市规划起步较慢,是唯一地区生产总值没有达千亿的市,城镇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与全国、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较大。截至2016年底,贺州市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比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而同时期全国已迈入成熟的工业化时代,全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抽样调查显示:贺州市人口2010年为195.4万人,2015年为202.6万人,2020年为201万人,相应的人户分离(行政区域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人口分别为13.58万人、21.36万人、34.4万人。下图示意2010~2020年贺州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1)概括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2)分析2010~2020年贺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成因。
(3)试为加快推进贺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合理化建议。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口增长是指因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
东部38.9239.4441.2641.5143
中部32.9332.5331.731.4129.84
西部28.1528.0327.0427.0827.16
(1)简述我国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特点。
(2)指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并分析成因。
(3)我国不应盲目提升西部地区人口比重,请说明理由。

4 .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空间分布都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图示意1990一202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指数的均值变化(数值越高,集中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     
A.集中在少数大城市B.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
C.由城市向乡村迁移D.与经济变化趋势一致
2.推测2015年后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环境质量变化B.农业发展C.政策引导D.交通改善
3.京津冀地区人口地理集中度变化可能会使北京(     
A.城镇化问题加剧B.人才大量流失C.农业经营规模扩大D.城市环境改善
2023-03-28更新 | 3060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15年底,京津冀地区区域生产总值总量占全国的10.2%,面积占全国的2.3%,常住人口总数占全国的8.11%。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2015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1547万人和7424.9万人。京津冀经济基础雄厚,聚集大量高素质人口,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2010~2015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态势表现出明显的临海性。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地理分区及规模变化。



(1)指出京津冀地区2010~2015年人口集聚临海性各地理分区的变化特征。
(2)分析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临海性特征的成因。
(3)推测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的格局。
2022-09-3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地理试题

6 . 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为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净流入为正值,净流出为负值)统计图(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十大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中(     
A.人口流入城市长三角最多B.人口流入城市经济增速快
C.人口流出城市中西部最多D.人口流出城市城市规模小
2.城市人口流动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杭州——金融产业大量集聚B.佛山——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C.北京——政策引导职能分散D.临沂——传统产业向西部转移
2022-01-11更新 | 8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人口自然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人口机械增长人数是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人数减去迁出人数。下图示意2010~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某港口城市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人口增长形式的主要成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严格B.产业结构转型升级C.经济发展水平下滑D.自然资源渐趋枯竭
2.该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A.科技人才严重流失B.年龄中位数降低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D.性别比严重失衡
8 . 阅读江苏省的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江苏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材料2 江苏省资本、劳动力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比较江苏省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
(2)干旱是甲乙两地共同面临的自然灾害,请分析两地干旱时间和成因的差异。
(3)说出该省的人口迁移流向。并简述对迁入地的影响
(4)结合材料2描述江苏1997-2007年资本、劳动力、技术创新等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和差异。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向沿海地区的大规模流动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口流动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流动人口向家乡所在省域甚至县域回流的现象日益普遍。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人口回流意愿差异较大。下图示意2023年我国区域性回流人口在不同行政等级城镇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区域性回流人口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省会和直辖市接受的区域性回流人口最多
B.东部地区的省会是区域性人口回流主要目的地
C.西部地区的县级城市对区域性回流人口吸引力最强
D.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的区域性人口回流占比最高
2.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人口回流意愿明显高于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A.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B.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流动人口经济机会较少
C.东部地区生活成本较高D.东部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2024-06-15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勒拿河和叶尼塞河流域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源B.气温C.地形D.降水
2.该地区河流下游鲜有农田分布,与其原因不符的是(     
A.沼泽广布B.冻土面积广C.河流凌汛D.河流水量小
3.20世纪后期,叶尼塞河流域人口由南向北迁移,原因是(     
①河口三角洲发展农业②新增不冻港口
③北部旅游业得到发展④北部资源开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