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第二次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东北五大湖工业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使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南部宇航、西部电子等新兴工业的兴起,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
(1)20世纪初美国东北部处于城市化进程的_____________阶段,说明此阶段出现的城市化问题_____________
(2)分析美国国内第四次人口迁移的拉力。
2018-07-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在这些地方人口的大量流出反而推动了当地留守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进而提高了当地的城镇化水平。有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之为“生活城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活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当地城镇有较好的(     
A.就业收入B.社会福利C.教育条件D.住房条件
2.长远来看,“生活城镇化”(     
A.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必然结果B.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C.有利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D.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0-06-16更新 | 80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3 . 中新网上海2019年1月10日电,2019年春节日益临近,铁路、航空春运抢票大战也日趋“白热化”。由于返乡车票“一票难求”及机票昂贵,选择“反向春运”的人群大幅增加。“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多。除夕前一周飞往某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40%,“四老一小”旅客订单显著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反向春运”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A.规模超过“正向春运”B.主要受环境的影响
C.主要从小城镇流向大城市D.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2.“反向春运”对人口流入地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当地的人口结构B.解决春节期间用工难
C.增强第二、三产业的活力D.增加春节期间城市的消费
2020-06-05更新 | 40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形高低起伏不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 ,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目前西池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西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人口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人口合理容量小,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永远很小
2.据2012年3月7日《联合早报》报道,因叙利亚国内政局动荡,最近几天,至少有3000名叙利亚难民进入黎巴嫩,有超过8万名叙利亚难民进入约旦。引起这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自然生念环境因素
2019-12-12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3月自主检测地理试题

6 . 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在北京和燕郊(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城生活”一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主要原因有
①市区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             
②市区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
③市郊房价较低                            
④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燕郊、昆山、佛山等类似城市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应注重
①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
②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
③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
④增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 .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A.造成环境破坏B.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C.房租价格上涨D.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3.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A.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B.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C.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D.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8 .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列两题。
1.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 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减缓城市化速度
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
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2019-05-30更新 | 134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某大城市常住人口及密度的空间分布图,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人口比当地户籍人口还多的现象),政府欲甩掉“倒挂”的帽子,决定严控外来人口。

(1)从数量和密度两方面描述2000年至2010年该城市新增常住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该城市五环、六环近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原因。
(3)试为政府控制外来人口提出合理化建议。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美国每年都有一批工人定期随季节变化在国内迁移,其迁移主要路线如下图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图中人口迁移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环境变化B.婚姻家庭
C.农业活动D.气候变化
2.对该类人口迁移的主要时间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向东迁移B.夏季向西迁移
C.秋季向西迁移D.冬季向南迁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