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题:

   

1.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
2.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     
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B.第三产业发展C.资源环境承载力提高D.资源消耗降低
2023-08-16更新 | 653次组卷 | 104卷引用:广东省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的问题
C.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D.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2023-07-11更新 | 308次组卷 | 14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3 .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是全家团圆的象征。根据某市迁徙人数占全国迁徙总人数比重每日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4年1月16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
2.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该市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天为(     
A.1月28日B.2月1日C.2月6日D.2月12日
3.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与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密切关系。以下聚落形态与区域相匹配的是(     
A.棋盘式聚落——丘陵地区B.零散小聚落——平原地区
C.条带状聚落——河谷地带D.团块状聚落——高山地区
2023-03-03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大坪镇大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合格性)
9-10高一下·黑龙江佳木斯·期末
名校

4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美国110.0
墨西哥26.7德国21.1
印度22.2加拿大17.3
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
菲律宾.4澳大利亚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
2023-02-23更新 | 73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1学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人口最稀疏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与西部省份相比,江苏省人口密度较大,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地形差异C.交通条件D.经济水平

6 .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A.家庭因素B.气候因素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
2.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     
A.OPPO智能手机厂B.电子装配厂C.普通服装厂D.皮鞋箱包厂
3.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10-0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卢氏县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人口密度最小的深山贫困县,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天然林保护区和南水北调水源地。2016年以来,卢氏县积极推进“精准扶贫”,新建5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每个搬迁安置点至少建设一处“扶贫车间”,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完成下面小题。

1.卢氏县推进“精准扶贫”中采用易地搬迁的主要目的是(     
①推动城市化进程②保护生态环境③改善人们生活④提高粮食播种面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卢氏县选择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应该(     
A.生态环境优美B.布局城市中心商务区C.靠近高新技术产业园D.交通比较便利
3.适合在卢氏县“扶贫车间”发展的产业是(     
A.电子装配B.甘蔗制糖C.木材加工D.文化创意
2021-10-06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17年春节期间,广东省东莞市的人口减少了69.26%,其中绝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外来务工人员春节期间离开东莞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观光B.返乡探亲C.健康就医D.进修学习
2.下列关于决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的节后返城原因的的组合,正确的是(     
①城市就业机会较多   ②城市生活服务便利   ③城乡差距缩小   ④乡村生活成本高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021-10-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台山市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理科)

9 . “祁吉线”是指青海祁连县(38.18°N,100.25°E)和西藏吉隆县(28.85°N,85.30°E)的连线,反映了青藏高原东南、西北半壁人口分布的差异(如表)。完成下面小题。


1982——2010年“祁吉线”两侧人口统计
年份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常住人口占比(%)人口密度(人/km)常住人口占比(%)人口密度(人/km)
198295.723.504.280.37
199095.314.004.690.47
200094.854.485.150.58
201094.365.165.640.73

1.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布规律是(     
A.中部密,四周疏B.东南密,西北疏C.西南疏,东北密D.河谷疏,山腰密
2.“祁吉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直接影响因素是(     
A.降水与气温B.地形与植被C.光照与土壤D.风力和水源
3.与东南半壁相比,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持续微增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生育政策宽松B.人口迁出不活跃C.自然地理环境优越D.人口死亡率降低
2021-09-1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10 .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021-07-07更新 | 1026次组卷 | 8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