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长三角城市群低碳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板,对推动其他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和示范意义。下图示意200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县级尺度CO₂排放增长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00~2011年相比,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CO₂排放增长类型中(     
A.缓慢增长型分布更加集中B.中速增长型区县数略有增加
C.较快增长型区县数略有减少D.迅猛增长型地域变动最大
2.2011~2019年浙江省大部分区县CO₂排放类型转变为缓慢增长型,主要得益于(     
①第一产业迅速发展②新兴服务业发达③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提高④能源利用效率较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11~2019年,安徽省和江苏省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县CO₂排放转变为较快或迅猛增长型,这可能是因为(     
A.加快了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B.大力承接东部的现代高端服务业
C.大范围进行了环境污染治理工作D.大量人口迁入导致城市规模扩大
2024-05-2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三省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和人口流失最多的地区。2010—2020年的十年间,东北三省共减少1101万人,其中,黑龙江减少646万人,是人口流失最多的省份。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导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育龄人口减少B.人口容量减小
C.经济水平落后D.医疗物资短缺
2.201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流失的主要群体是(     
①婴幼儿人口②学龄人口③青壮年人口④老年人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4-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3 . 黑龙江省整体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部分资源型城市就业压力较大。2000~2010年期间人口重心位于(127.61°E46.53°N),2010~2020年期间人口重心位于(127.57°E46.43°N)。图示意黑龙江省行政区和主要山脉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2000~2020年黑龙江省人口重心位置的移动朝向是(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2.推测对黑龙江省人口重心位置移动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     
①宜居条件②土地资源③工业结构的变化④农业结构的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列措施有利于黑龙江省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     
A.依托大庆石油规模化发展B.优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类型
C.持续开采鹤岗的煤炭资源D.开发林业资源促进省区内人口回流
2024-03-29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番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科试题

4 . “过早去工业化”是指在人均收入水平低、没有完成工业化并实现现代化的情形下出现的去工业化现象。2020年,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36.8%,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51.2%,“过早去工业化”特征较为显著,同时出现了工业结构越高端、人口流出越多,而服务业占比提升越快、人口流出越少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部地区工业结构高端化后出现人口流出增多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技术导向型工业所需劳动力少B.东部地区就业吸引力增强
C.低技能劳动力占比偏大D.生活成本上升
2.“过早去工业化”持续发展,可能导致西部地区(     
A.城镇化进程加快B.老龄化程度加剧C.人口外流加剧D.城乡融合加速
3.中国应避免“过早去工业化”,其原因有(     
①没有工业就没有第三产业②工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③中国尚未真正意义上完成工业化④中国目前担任着“世界工厂”的角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陕西省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变化显著,尤以西安市最为典型。下图为2016-2021年西安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2021年户籍人口数据暂缺)。完成下面小题。



1.2016年以来,西安市常住人口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的西安市(     
A.大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B.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城镇化率提高
C.高速化的铁路干线连接成网
D.经济发展态势好,就业岗位多
2.2016年以来,西安市户籍人口增长率高于常住人口,可能原因是西安市(     
A.外来人口的回迁率提高B.放开户籍政策,降低落户门槛
C.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D.生活成本降低,工资水平提高
2024-02-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6 . 埃塞俄比亚经济基础薄弱但发展迅速,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同时接收并输出大量国际移民。图示意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及国际移民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9年,埃塞俄比亚全国人口大幅增长主要因为(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下降
C.迁入移民增长D.迁出移民减少
2.推测迁入埃塞俄比亚的国际移民主要来自(     
A.非洲B.亚洲
C.欧洲D.美洲
2024-01-21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印度人口13.9亿,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该国城镇化水平34.5%,低于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人口出现跨区域迁移。该国粮食生产基本自给,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但粮食出口常受政策限制。

材料二:2020年,印度提出“自立印度”经济方案,推动本土制造、本土市场和本土供应链发展。但有学者认为,该国宜发挥劳动力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生产工业品,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图左为印度略图,图右为2021年印度农业、工业、服务业比重及重要产业部门。

(1)从气候角度,简述该国常限制粮食出口的原因。
(2)指出该国人口迁移方向,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从产业结构角度,简析该国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
(4)说明该国宜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的理由。
2024-01-16更新 | 464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在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不同的人口有长期居留(居留5年以上)意愿、定居(在流入地购房)意愿和落户(将户口迁入流入地)意愿。人口流入城市中一般由短暂居住逐渐变为长期留居,购买住宅后变为定居,最后才会落户。不同级别的城市居留意愿率不同。图为我国居留意愿的城市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省会城市定居意愿率高于直辖市及深圳的主要因素是(     
A.房价高低B.政策支持C.医疗水平D.环境质量
2.普通地级市长期居留意愿率高有利于(     
A.提升城市等级B.改善交通拥堵C.增加城市绿化D.促进经济发展
2024-01-06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9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下表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
跨省0.390.420.380.360.360.360.360.37
省内跨市0.290.270.300.310.300.300.290.28
市内跨县0.320.310.320.330.340.340.350.35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A.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B.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C.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D.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④放宽落户政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20更新 | 5602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10 . 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
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
2.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     
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
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
2023-07-15更新 | 8461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