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亚市地处海南岛南端(甲图),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乙图),该市某地其中一次出现在6月1日。三亚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天文含义上的四季差异很大。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候鸟老人在三亚过冬。丙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


   
(1)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三亚市四季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3)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日温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简析三亚吸引大量候鸟老人在此过冬的原因。
22-23高三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0年及2010年-2020年常住人口年均变化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在两时间段内常住人口年均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经济因素D.自然因素
2.借鉴川、渝、黔三省,黑、吉、辽三省提高常住人口数量的根本措施是(     
A.降低生活消费水平B.降低人口准入门槛
C.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2022-11-11更新 | 349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全国乙卷单科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3 . 国家统计局2023年1月发布消息称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这个时间比2019年社科院预计人口负增长出现的时间提前了8年。下表为2013-2021年我国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及人口增长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出生人数(万人)死亡人数(万人)人口增长数(万人)
20131640972668
20141687977710
20151655975680
20161786977809
20171723986737
20181523993530
20191465998467
20201200996204
20211062101448

1.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前人口出生一直比较平稳,2018年比2017年突减了200万,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年轻人婚育观念的转变B.计划生育政策作用
C.育龄妇女规模下降D.死亡人数明显增多
2.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比预计的时间提前的原因有(     
①疫情影响,年轻人生育的顾虑增强②人口进入老龄化,死亡人数明显增多
③疫情影响,导致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④人口再生产必然的结果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从地方层面来看,广东省自然增长率4.52%,保持人口正增长,而黑龙江、内蒙古等不少省份人口负增长明显,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人口政策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C.经济发展状况D.生育观念的差异
22-23高三上·陕西·阶段练习

4 . 2021年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户籍总人口943.2万人,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户籍总人口减少5.3万人。研究表明,人口减少这个问题在东北地区相对突出,其中县城、县级市城区以及农村乡镇地区人口收缩的情况表现得比较明显。下表示意2020~2021年哈滨市的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2021年
常住人☐/万人1000.9988.5
户籍城镇人☐/万人528.4526.5
户籍农村人☐/万人420.1416.7
1.推测哈尔滨市常住人口减少最明显的年龄段多分布(     
A.0~15岁B.20~35岁C.45~60岁D.65~80岁
2.与大城市相比,东北地区县城人口收缩较为明显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较好B.基础设施完善
C.经济发展迅速D.就业机会较少
3.为改善农村乡镇地区的人口收缩问题,东北地区需要(     
A.修改户籍制度B.推动乡村振兴
C.增加耕地面积D.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2022-12-16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 80亿人口(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热点探究例析专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两大经济区。预计到2030年,两地区将要接纳近3亿人口,其中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将达到2.13亿。近些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下图示意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各市人口变化情况。下表示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地理事项比较(2020年统计)。

地理事项
地区
耕地资源面积(万km2GDP总量(亿元)高校数量(所)
长三角地区3.25244713.18495
珠三角地区0.6989523.93199
(1)指出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安徽省务工人员大量外迁对该省的有利影响。
(3)分析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数量较多的原因。
2022-07-16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3 人口与地理环境(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练(全国通用)

6 . 研究表明,我国人口迁移具有多次流动的特征。表反映2017年我国人口流动抽样调查中流动频次最高的人口流向及特征。完成下面小题。

首次流动再次流动(距首次流动10年内)
个体流动占75.81%;家庭流动占24.19%个体流动占25.68%;家庭流动占74.32%
安徽(六安、阜阳、淮南)→上海
重庆、湖南(邵阳、衡阳)→广州、深圳
苏州、南京→上海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
1.与首次流动相比,再次流动(     
A.以个体为主B.流入地与流出地空间距离更近
C.人口更年轻D.流入地与流出地经济水平差异更大
2.为吸引并留住人口,人口再次流动的流入城市应(     
①完善交通建设,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联系
②提升公共服务的平等性,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创建宜居宜业智慧城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21更新 | 61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

7 . 青年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重要动力,其流向对城市发展意义重大。下表示意青年流动人口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主要流向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流量排序流动类型占比/%
1中等城市→Ⅱ型大城市15.44
2中等城市→I型大城市13.63
3中等城市→超大城市8.79
4I型小城市→Ⅱ型大城市6.59
5I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6.57
6I型小城市→超大城市6.48

注:I型城市大于型城市。

1.单个中等城市青年人口流出量与小城市相比存在差异,主要是因为中等城市(     
A.经济规模大B.人口基数大C.生活成本高D.环境质量差
2.最易发生青年人口流动的是(     
A.同一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B.同一城市群的边缘城市之间
C.不同城市群的边缘城市之间D.不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间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5.29%的人口,是中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密度最高的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湾区。下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示意图和深圳市若干年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表(单位:万人)。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常住人口1043.761195.851317.861501.511666.121763.38
户籍人口251.03287.62332.21384.52454.7514.1

材料二近十年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单位:万人)情况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增幅2010年常住人口比重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比重变化
珠三角5622.957823.5439.14%53.85%61.97%8.12%
粤东1682.471631.84-3.01%16.11%12.93%-3.19%
粤西1525.551576.663.35%14.61%12.49%-2.12%
粤北1609.971591.96-1.12%15.42%12.61%-2.81%

材料三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93%,与2010年常住人口相比,增长了68.46%。在最新的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中,深圳以超过7000人/平方千米位列内地城市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低于143平方米。近年来,港珠澳大湾区众多城市展开抢人大战,推出系列相关政策。深圳却提高了落户门槛,开始有意控制落户数量。2021年5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描述深圳市的人口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增幅及比重变化差异的原因。
(3)推测深圳这座以人而兴的城市悄悄“退出”抢人大战的原因。
22-23高一下·广西·阶段练习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践表明人口迁移不是一蹴而就的,迁移者通常要经历多次地点的变更才能最终稳定下来。在第一次迁移后,迁移者要么继续居留在迁入地,要么继续迁移(主要包括返乡和再迁移)。居留意愿通常与生活成本、就业学历、落户限制等因素相关。某研究机构统计了2016年全国多个省市的劳动力人口迁移状况。下图表示迁移者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居留比例和居留意愿。


   
(1)与大城市相比,指出超大城市迁入人口的居留意愿和居留比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某超大城市拟提高迁移者的居留比例,请提供相应的合理做法。
(3)说明农民工选择返乡对农村的有利影响。
2023-06-02更新 | 31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卷综合题变式题
23-24高三·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023-06-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暑假高三地理 第8讲 人口与城市核心考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