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以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出现了减少趋势。2020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39.6万人,比2019年减少3.9万人。下图示意北京市2010~2020年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迁入比(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



(1)简述2010至2020年北京市人口的变化特征。
(2)分析2016年以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北京市人口变化对北京市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2-07-0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检测卷(第一至三章)0

2 . 迁移距离作为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之一,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吸引力。下图示意上海市流动人口中不同年龄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市流动人口中,平均迁移距离(     
A.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B.男性人口等于女性人口
C.16~24岁男性人口长于女性人口D.25~51岁女性人口短于男性人口
2.不同年龄男性与女性平均迁移距离的变化,反映上海市对(     
A.远距离男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女性B.近距离女性流动人口需求量大于男性
C.远距离老年流动人口的需求量较大D.劳动力需求层次和岗位类型多元化

3 . 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胡焕庸线”说,中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很多媒体据此归结为李克强总理之间,即“胡焕庸线怎么破”。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分割下东南和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和密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焕庸线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区域经济差异B.区域自然差异C.区域矿产差异D.区域政策差异
2.关于破胡焕庸线的对策,可行的是(     
A.降低东部城市的户籍准入门槛B.降低西部城市的户籍准入门槛
C.促进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D.促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2022-07-06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月考卷二(第一至四章)

4 . 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B.黑、吉C.粤、鄂D.渝、黔
2.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
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
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B.向中西部迁移C.沿长江带集聚D.分布更加均衡
2022-07-05更新 | 9997次组卷 | 55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 B卷 关键能力全优

5 . 当前我国各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规模正在上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20年全国“城城流动”人口达到820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350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城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追求更高预期收入②户籍政策收紧③追求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④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人口“城城流动”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B.降低城镇老龄化程度
C.减轻城镇管理负担D.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6 . 人口重心反映了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集中指数反映了人口分布地域上的集中状况。下表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及人口集中指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
人口经度125.01°E124.98°E124.97°E124.94°E
重心纬度42.93°N42.86°N42.84°N42.82°N
人口集中指数0.32360.32500.32940.3316
1.我国东北地区(     
A.人口重心移动是政府行为B.人口越来越不均衡
C.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北移动D.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
2.我国东北地区人口重心移动的原因是(     
A.北部地区人口迁入多B.国家振兴东北的经济政策
C.南部地区人口迁出多D.辽中南城市群经济发展快
3.下列地区与影响其人口集中指数高的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①三江平原——热量②鞍山——石油③松嫩平原——土地④大连——交通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2-06-17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部分 专题检测卷 专题一 人口与聚落

7 .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有了资金积累、技术专长的农民工开始返乡创业,被称为“城归”。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450万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人返乡创业,这将给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归”现象出现的拉力因素是(     
A.城市产业升级,就业岗位减少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城市生活成本高,难以融入城市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土地成本较低
2.“城归”给乡村带来人口红利升级,主要指的是“城归”人员(     
A.创业能力与技术的提升B.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人口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2022-06-12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月考卷一(第一、二章)

8 .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可知(     
A.流动人口15~25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30~35岁男性比重最大
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2.下列影响我国流动人口返迁回乡的主要因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②城市产业结构调整③城市户籍政策④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 . 流动人口通常指长居地改变而户口登记地尚未改变的群体,他们不具备市民身份,无法享受同本地居民一样的生活待遇。流动人口的职住情绪能够反映其工作与生活状态。下图示意“某城市流动人口情绪与职住分布的关系图”(其中人口情绪大于0,表示流动人口情绪相对平均人口情绪较为积极,数值越大越积极,反之则表示较为消极)。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关系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流动人口因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整体情绪偏向于消极
B.可达性与基础服务设施较差导致远郊居住区人口情绪较消极
C.社会地位低、职业追求高是物流园人口情绪值低的主要原因
D.农业园区主要为耕作辛苦的农民,人口情绪普遍偏向于消极
2.为应对以上问题,有关政府部门应该(     
①重点关注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物流产业的流动人口心理健康
②完善远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③建立健全社会基础保障体系,加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④严格限制人口流入,缓解该地人口压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读我国某市2021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和人员从业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0~14岁人群迁入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政策变动影响B.获取经济收入C.寻求优质教育资源D.随父母迁入
2.大量人口迁入对该市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加剧就业竞争②缓解交通拥挤状况③制约经济的发展④加大基础设施压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迁入人口从事农业比重较小,可能是因为(     
A.劳动力需求较小B.重工业工作环境更舒适
C.技术水平要求高D.服务业工作内容更简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