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反向春运,是和以往年轻人回乡过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近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逐渐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今年来,反向春运迁入最明显的省区可能是(     
A.西藏B.贵州C.浙江D.山西
2.反向春运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传统习俗变化B.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生活吸引D.经济发展差异
3.反向春运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①缓解春运压力
②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③缓解流动人员家乡人地矛盾
④缓解春节用工难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2O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向不同等级城市间比例。与2017年相比较,新一线城市2018年发生了“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量显著增多的现象。



(1)概括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在不同等级城市间的主要流动方向,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推测新一线城市2018年“一流大学”毕业生流入量显著增多的原因,并说明该现象对新一线城市的有利影响。
3 . 人口流动的目的地决策是一种典型的离散选择行为。流动或再流动均面临多个潜在目的地,决策者在其中选择能使其效用最大化的地区。下表为2017年我国人口流动和再流动的轨迹与距离问卷调查样本(不含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动轨迹人数(人)占比(%)首次流入地与户籍地平均距离(km)现住地与首次流入地平均距离(km)现住地与户籍地平均距离(km)
一直省内流动50613.94316.67210.07248.67
从省内到省际40811.24259.72943.56956.72
从省际回省内65518.051000.96978.74226.23
从省际到流入省内52414.441012.17173.491011.39
从省际到其他省份153642.331177.951156.631139.50
1.我国人口流动最主要的流动轨迹为(     
A.首次流动未出省的再流动人口
B.跨省流动后返回户籍省、区、直辖市内其他城市
C.首次流动跨省后,再流动仍在流入地省、区、直辖市内其他城市
D.连续两次跨省、区、直辖市流动
2.据表判断我国人口流动和再流动的目的地具有(     
A.温暖性B.内陆性C.邻近性D.超远性
2022-07-31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第二册综合检测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长三角三省一市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9.6%,流动人口规模的空间格局呈现了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Z”字形空间格局。研究发现,影响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空间分异的因素与住房支出和住房的支付能力、个人家庭、就业情况、社会保障、城市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下图是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等级空间分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长期居留意愿等级最低的省是(     
A.江苏B.浙江C.安徽D.上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居留意愿高等级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主
B.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低等级城市均分布在浙江
C.居留意愿等级的空间分布呈现西部和北部较高、南部较低的格局
D.居留意愿高等级的空间分布与流动人口集聚的“Z”字形格局高度吻合
3.下列导致居留意愿等级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学历越高,其在城市居留意愿越低
B.流动人口年龄与居住意愿呈正相关
C.房租占收入比例越高的家庭,其居留意愿低
D.劳动力密集型部门收入相对稳定,提高了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居留意愿
2022-07-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一章 人口 B卷·高中名师原创能力提升卷

5 . 近年来,西亚、北非地区由于战乱不断、持续动荡等原因,大批难民外涌。德国是目前为止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下图是难民迁移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所示的难民迁移,说法正确的有(     
①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②是西亚、北非的难民迁往欧洲
③主要目的是躲避自然灾害
④主要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社会矛盾B.减轻交通拥堵C.加剧人口老龄化D.加大环境的压力
2022-07-18更新 | 733次组卷 | 20卷引用:第一部分 单元检测卷 第一章 人口 A卷·高中名校好题基础达标卷

6 . 日本人口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随着在日本长期生活的外国人数不断增加,日本人口总数减幅有所缩小。下图示意2015~2020年日本本土各地区人口增减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日本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矿产D.经济
2.日本各地区人口增减率的差异,说明(     
A.人口空间分布北少南多B.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C.四国岛人口数量减少最多D.北海道岛人口减少率最低
3.根据当前日本人口变化,可知该国(     
A.人口增长率持续降低B.人口增长率仍为负值
C.资源环境承载力缩小D.人口容量在逐渐缩小
2022-07-1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 B卷 关键能力全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两大经济区。预计到2030年,两地区将要接纳近3亿人口,其中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将达到2.13亿。近些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下图示意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各市人口变化情况。下表示意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地理事项比较(2020年统计)。

地理事项
地区
耕地资源面积(万km2GDP总量(亿元)高校数量(所)
长三角地区3.25244713.18495
珠三角地区0.6989523.93199
(1)指出1980~2003年长三角地区迁入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安徽省务工人员大量外迁对该省的有利影响。
(3)分析与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接纳入口数量较多的原因。

8 . 图示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间关于四个城市人口数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圳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上海人口增长趋于平稳
C.北京人口数量波动上升D.广州人口增长幅度最大
2.推测2018~2026年深圳人口数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放开生育政策B.外来人口迁入C.养老设施完善D.生态环境改善
2022-07-16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章 人口 A卷 必备知识全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95%的国土面积是沙漠,1/3的人口集中在开罗。近些年来,开罗人口快速增长,“大城市病”现象突出。为了缓解首都压力,埃及政府于2015年宣布在开罗以东45千米处的荒漠上建造一座新首都。下图示意埃及新首都位置。



(1)指出开罗“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
(2)说明埃及新首都选址的理由。
(3)分析新首都建设对埃及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
2022-07-08更新 | 353次组卷 | 3卷引用:期中检测卷(第一至三章)0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提高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并使其在城市稳定居住,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受流动人口个人、流入城市、住房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三类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Ⅱ类城市相比,I类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比例更高的原因是(     
A.经济水平较高B.就业机会较多C.福利待遇较好D.迁移距离较近
2.为提高Ⅲ类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当地政府可以(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限制省际人口迁移③提高保障性住房比例④提供专业技能培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