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空间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4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的现象。倒置程度用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比减去城镇65岁以上人口占比表示。倒置现象出现后,城乡之间要素流动可能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下图示意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与城乡收入差距趋势对比。

(1)指出图示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开始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趋势,并分析倒置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2)随着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呈减小趋势,请推测其原因。
(3)针对目前农村老龄化现状,有专家提出“循环互助性养老”模式,即鼓励低龄身体健康老年人先为高龄老年人提供服务,随年龄增长可免费享受养老服务。请说明这种模式的合理性。
7日内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下学期5月保温考试地理试卷

2 . 2000—2020年,我国西南地区总人口由19180.05万人增长至20150.06万人,成渝地区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如表为200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规模及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地区总人口/万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万人)/占比(%)
胡焕庸线西北侧胡焕庸线东南侧
200019180.05372.09/1.9418807.96/98.06
201018997.77410.35/2.1618587.42/97.84
202020150.06382.85/1.9019767.21/98.10
1.我国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格局长期保持稳定,主要是因为该线两侧(     
A.消费水平差异大B.产业结构差异大C.自然环境差异大D.基础设施差异大
2.成渝地区成为西南地区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B.经济发达C.资源丰富D.气候优越
3.与2000—2010年相比,推测201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     
A.劳动力更廉价B.就业机会增加C.城镇化水平下降D.人口老龄化加剧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3 . 小学在校生人数是反映该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下表示意2015——2020年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四市的小学在校生人数及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2015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2020年小学在校生人数/万人增长率/%
46.457.323.5
93.8112.520.0
41.739.4-5.5
207.4202.5-2.4
1.甲乙丙丁四市对应正确的是(     
A.甲:合肥乙:广州丙:哈尔滨丁:重庆B.甲:广州乙:合肥丙:重庆丁:哈尔滨
C.甲:合肥乙:重庆丙:哈尔滨丁:广州D.甲:哈尔滨乙:广州丙:合肥丁:重庆
2.关于甲城市在校生人数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人口红利B.增加就业压力C.扩大就业规模D.加重养老负担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4 . 京津冀区域内部产业联系紧密,人口交流密切,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内部城市间年内人口流动(内部其他城市输入)热度(单位:人次)示意图,其中廊坊作为北京主要“卧城”,年内流动人口中约60%源自北京输入,区域内部城市年内人口流动除廊坊以公路运输为主外,其他城市均以铁路输入为主。完成下面小题。

1.以北京为核心,北京以南各城市区域内部人口流动热度在空间分布上整体呈现(     
A.梯度性B.无序性C.波动性D.均质性
2.与保定相比,石家庄同为内部人口流动热度次高值区是因为其(     
A.位置居中B.政策支持C.等级较高D.距北京远
3.在京津冀区域内廊坊人口流动以汽车运输为主的原因是(     
A.运输速度快B.灵活性更好C.运输成本低D.客运能力强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5 . 据《世界移民报告(2022)》,印度海外移民数量达1800万人,是世界第一大移民输出国。印度政府将海外印度人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才、高级技工及学生;另一类是技术水平较低或不具备技术水平的工人。受各种因素影响,21世纪初海外印度人出现回流迹象,后回流人数不断增多。下表示意2021年海外印度人目的地国家(移民人数超过100万)分布及人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美国

阿联酋

马来西亚

沙特

缅甸

英国

加拿大

斯里兰卡

南非

科威特

人数(万人)

446

343

299

259

201

176

169

161

156

103

1.技术水平较低的印度人迁移优先选择的目的地国家是(     
A.加拿大B.南非C.阿联酋D.英国
2.21世纪初回流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印度人大多从事的行业是(     
A.信息技术B.纺织服装C.机械制造D.能源开采
3.印度吸引海外印度人回流的物质条件基础是(     
A.移民回流政策改进B.国际政治地位提高
C.民族文化意识增强D.经济社会环境改善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豫南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地理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6 . 某调研团队,在调研农民工回流后居住地选择状况时,将全家均在城镇(农村)定居的称为城镇(农村)聚合家庭,将家庭成员处于分离状态的分为县内分离家庭和县外分离家庭。下图为河南某县农民工家庭成员的居住区位类型占比抽样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工家庭成员的居住区位类型占比变化,直接体现出该县(     
A.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收入少
C.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D.回流农民工多在县城购房
2.推测农民工回流后,农村聚合家庭中居住区占比最大的是(     
A.平原县城周边农村B.平原远离县城农村
C.山区县城周边农村D.山区远离县城农村
2024-05-25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01

7 . 知识经济时代,高学历人才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智力支撑。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吸引高学历人才迁入。下图为19802014年深圳市本科及以上高学历人才迁入数量与高学历人才在迁入人口中的占比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0一2014年,深圳市(     
A.迁人人才数量持续增加B.迁入人才占比波动下降
C.迁人人口数量先升后降D.人才集聚现象日益显著
2.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深圳市政府最应该(     
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②落实经济补贴、住房保障等人才引进政策
③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④建设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5-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江门市多地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图示意珠三角外围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共199人)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回流前大多数劳动力所从事行业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B.劳动力C.技术D.资金
2.部分农村回流劳动力仍然选择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耕地资源丰富B.农业从业门槛较低
C.农村人口大量减少D.农业生产效益提高
3.回流后劳动力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的基础是(     
A.外出务工的资金积累B.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展
C.城乡交通条件的改善D.回流前知识技术积累
2024-05-2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T8联盟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地理试题

9 . 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外流严重,经济发展受阻。2024年元旦前夕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众多关于哈尔滨宠爱南方小金豆”“马铃薯公主的热门内容,哈尔滨旅游火出图,元旦假期旅游总收入达同期历史峰值。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外流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B.经济C.政治D.社会文化
2.2024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旅游火出圈的原因有(     
①地理位置优②服务质量高③宣传力度大④交通条件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5-24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考二模联考地理试题

10 .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大量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下图是我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中国东北地收缩较为严重,为此有“中国林都”之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进行“撤街设镇”,将外围城区的部分街道改为乡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相关地区城市“收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收缩型城市最多的原因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B.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收缩的原因是行政地位下降
C.珠三角地区收缩型城市的原因是大城市的吸引
D.中部地区收缩型城市的原因是该地区高速城镇化
2.伊春市推动外围城区“撤街设镇”的主要目的是(     
①收缩主城区规模,减少城市的管理成本②改善城乡混管状况,提高交通便捷程度
③获得更多政策红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④控制主城区人口数量,降低商品房价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面对城市的收缩,正确的应对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流
②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③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④精减城市规模,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24-05-23更新 | 40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宁省高三重点高中协作校联考高三第二次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