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当前我国人口国内迁移的主要趋势是(     
A.从乡村到乡村B.从城镇到城镇C.从城镇到乡村D.从乡村到城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上海建设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对重点产业用人岗位和非上海生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落户优先政策。这些举措有利于(     
①提高农业用地效益 ②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③改善人口年龄结构 ④引进廉价的劳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 . 下表为2020年11月上海、江苏的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可以看出(     
0-14岁15-64岁≥65
上海9.8%73.9%16.3%
江苏15.2%68.86%16.2%
全国17.95%68.55%13.50%

①两地老龄化程度都比较严重   ②两地劳动人口的缺口都很大
③上海劳动人口中流动人口多   ④江苏的自然增长率比上海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4-16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二模(线上)地理试题
4 . 下图所示我国2010年-2020年各省市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部省份常住人口上升
B.西部省份常住人口下降
C.广东省常住人口上升最快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
D.常住人口减少可能会加剧当地的老龄化现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户分离人口比2010年增长88.52%,,并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

6 .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性别比约为105:100,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基本持平,而长三角三省一市的人口性别比均在上升。据下表,完成问题。

省份2019年自然增长率与第六次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人数变化
江苏2.9‰增长608.71万人
浙江4.99‰增长1014.07万人
上海1.5‰增长185.17万人
安徽5.99‰增长152.7万人
1.浙江省性别比约为109: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列因素中,与浙江省性别比较高关系最大的是(     
A.婚姻生育观B.人口迁移
C.生育政策D.育龄妇女比重
2.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安徽省人口增长速度远慢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口增长状况带来的影响有(     
A.扩大城乡差距B.减轻社会抚养负担
C.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D.就业压力增大
2021-12-03更新 | 57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崇明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2021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减少问题的建议》的答复,引起了社会关注。根据表格资料,推测东北三省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能影响是(     
年份常住人口数(万人)GDP增速(%)
辽宁吉林黑龙江辽宁吉林黑尨江
2011年43832749383412.213.812.3
2013年4390275138358.78.38
2015年43822753381236.35.7
2017年4369271737894.25.36.4
2019年4352269137515.53.04.2

①导致GDP增速下降②减缓当地就业压力③加快人口老龄化④加重社保体系负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04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