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的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人口回流是指前往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因某些原因返回户籍地的现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粤西农村流动人口返乡回流现象逐渐显现,回流人口主要向市辖区和经济强县县城集聚。图为015~2019年粤西三地市人口回流规模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1.2015-2019年间,粤西地区的人口回流状况是(     
A.粤西总体人口回流明显B.阳江不存在人口回流
C.湛江人口流失持续加剧D.茂名人口回流最显著
2.导致粤西地区某些市县出现人口回流现象的主要拉力是(     
A.高龄劳动力返乡养老B.乡村振兴就业岗位增多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D.教育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2024-04-17更新 | 99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考前冲刺卷(二)地理试题

2 . “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在不同区域间流动,同时进行“地理套利”(基于区域差异,提高生活性价比)。2023年,盛行佛教的泰国是西欧“数字游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从业者最有可能成为“数字游民”的是(     
A.外卖送货员B.网络布线员C.自媒体博主D.网约车司机
2.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大量“数字游民”涌入泰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争夺就业机会B.挤占教育资源C.加剧能源紧张D.冲击传统文化
2023·福建·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表为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2003年2018年2003—2018年累计
广州/人365591792581230809
深圳/人917784098192771359
香港/人2840062700355300
澳门/人440010500172400
中心城市占比/%60.6859.8159.35
1.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净迁入人口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教育水平B.医疗水平C.就业机会D.城镇化水平
2.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占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心城市(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配套服务紧张③劳动报酬降低④生活成本较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该时段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净迁入人口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劳动力面临短缺B.城市交通压力缓解C.城镇化速度减慢D.住房压力总体增加
2023-09-27更新 | 29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二)
2023·福建·模拟预测

4 . 下表示意广东、山东、黑龙江和西藏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2020年人口增量和人口增长幅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西藏广东山东黑龙江
人口增量/万人64.592170.94573.44-646.39
人口增幅/%21.5220.815.99-16.87
1.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禀赋B.气候条件C.产业发展D.生育观念
2.下列有关广东、西藏人口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广东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口比重高B.广东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口比重低
C.西藏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口比重高D.西藏人口总量大,老年人口比重低
3.针对表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流动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西藏大力开发矿产资源,吸引人口迁入B.广东加快产业外迁,缩小城市规模
C.山东加快完善产业结构,吸引人才迁入D.黑龙江调整人口政策,吸引国际移民
2023-09-27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福建·模拟预测

5 . 我国于2000年、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下图为江苏省“五普”“七普”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与①④两人口高峰之间的关系相同的是(     
A.①③之间B.②④之间C.③④之间D.①⑤之间
2.②④两人口高峰数值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     
A.人口年龄增长B.人口不断迁移C.人口自然增长D.医疗水平提高
3.从“五普”到“七普”,江苏省的人口变化表现为(     
A.少儿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育儿、教育负担加重B.劳动力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失业人口增多
C.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养老负担明显加重D.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增长速度均慢于男性
2023-09-27更新 | 37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四)
2023·江苏·模拟预测

6 . 人口迁移事关城市兴衰,影响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经济圈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征。人口迁移还造成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深度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2019年、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单位:万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2021年我国各大经济圈人口流动变化的特征是(     
A.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人口流入加快B.海峡经济圈人口呈缓慢流入趋势
C.中部城市的人口流入速度逐渐变慢D.东北城市人口呈现持续流出趋势
2.针对环渤海经济圈人口流动问题,亟须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开生育政策,放宽落户限制B.控制房价上涨,提高教育水平
C.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D.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
3.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出现较多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加快B.限制外来人员子女规模以控制大城市病
C.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突出D.外来人员在城市居住地的不稳定性强
2023-09-27更新 | 43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六)

7 . 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返乡入乡创业产业园、示范区等,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500万人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6000万人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创业人员返乡入乡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因素B.政策因素C.文化因素D.生态因素
2.创业人员返乡入乡,可以(     
A.扩大城乡差距B.解决环境问题C.减少地域联系D.提升乡村经济

8 . 人户分离是指常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情况,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和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两种。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数增加76986324人,增长192.66%;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数增加154390107人,增长69.73%;总人户分离人数增加231376431人,增长88.52%。下图为2000—2020年中国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占比的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户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B.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活跃度下降
C.人口增速最快的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人户分离
D.外来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比重不一定小于总人户分离的比重
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变化趋势,尤以大城市更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有(     
①大城市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就业机会多
②大城市某些社会经济政策与户口相挂钩
③大城市城郊结合部新建住宅区市政配套和公共设施建设不足
④大城市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均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3.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有利于人口资源布局的规划
B.有利于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C.有利于对外来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
D.给城市内部的各项管理带来难度
2023-05-12更新 | 102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届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9 .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合肥市2017—2021年人口相关数据,预计2035年常人将130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65岁人口

人口/万人

所占比例/%

2021年

946.5

117.7

12.4

2020年

937.0

112.3

12.0

2019年

818.9

105.6

12.9

2018年

808.7

101.8

12.6

2017年

796.5

96.6

12.1

1.2017-2021年合肥市(     
A.常住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B.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呈正相关
C.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D.人口自然增长率正在提高
2.2021-2035年,下列现象在合肥市最可能的是(     
A.人口密度增加,环境人口容量降低B.人口出生率大幅上升,新生儿增多
C.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老年人口减少D.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迁入,经济快速发展
2023-05-04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猜题卷(八)

10 . 人才迁移网络效率表征为各地区人才净迁移规模与总迁移规模的比值,取值范围为[﹣1,1],正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入地区,负迁移效率表征净迁出地区。迁移效率越接近﹣1或1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越不平衡,而越接近0则表征该地区人才迁入/迁出趋于平衡。下图示意2000-2015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高技能人才迁移网络效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5可推测2000-2015年(     
A.上海累计人才迁入最多B.黑龙江累计人才迁出最多
C.新疆扭转人才外流趋势D.内蒙古累计实现人才流入
2.2005-2015年天津市人才迁移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B.生态环境C.经济结构D.国家政策
3.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跨区域城市群建设,合理的措施是(     
A.依靠区内人才自主培养B.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C.设置人才区内迁移壁垒D.设置人才区际迁移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