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     
A.1965年最多B.1980年最多C.2015年最多D.2045年最多
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用工成本上升B.人口总量减少C.老龄人口增加D.人才外流严重

2 .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下图示意日本50年间GDP变化率与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依据图示信息可推知(     
A.GDP变化率为正值,老龄化现象最为突出B.GDP变化率为负值,说明出生率极高
C.人口抚养比从最低值上升时,不利于经济发展D.人口抚养比较低时,恰是劳动力枯竭时期
2.图中人口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最大的时段是(     
A.1965~1970年B.1975~1980年C.1990~1995年D.2005~2010年
3.2010年后日本需求量增速最大的职业最可能是(     
A.美容业B.护理业C.采矿业D.时装业
2023-01-21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3 .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下图是“我国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图”(返迁指流动人口返回原籍地工作生活的行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40~50岁男性数量最多B.返迁人口40~50岁男性比重最大
C.流动人口30~35岁女性数量最少D.返迁人口与流动人口变化一致
2.影响流动人口返迁的主要因素有(     
①乡村基础设施②产业结构调整③城市人口政策④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01更新 | 29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小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德国C.俄罗斯D.尼日利亚
2021-10-20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南岔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口高龄化是指某一地区某一时点80岁及以上人口占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口高龄化率越来越高。某课题组研究我国人口高龄化状况,发现东、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演变速度及增长态势存在差异。下图示意2000~2050年我国东部和中部人口高龄化率统计值与预测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15年,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口高龄化率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老龄人口基数小B.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更好
C.中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D.中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高
2.据图预测,中部地区平均寿命延长对其人口高龄化率影响最显著的时段是(     
A.2015~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
2021-09-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近段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外流及对经济发展影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英国《经济学人》周刊(《 The Economist》)在2015年1月3日以一篇题为“东北再度告急”的文章,分析东北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其主要原因。认为东北地区面临严峻恶化的人口形势是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引用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东北地区净流出200万劳动力。表为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水平与全国的对比。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2001年以来部分年份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全国的比较(单位:%)

200120052010201120122013
全国6.955.894.794.794.954.92
辽宁1.640.970.42-0.34-0.39-0.03
吉林3.382.572.031.020.360.32
黑龙江2.992.642.321.071.270.78

2000年和2010年东北三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单位:%)

2000年2010年
城市乡村 城市乡村
全国7.106.675.997.508.927.687.9810.06
辽宁7.888.226.867.8010.3110.509.4310.33
吉林6.046.315.885.918.389.058.647.77
黑龙江5.566.305.515.048.289.408.657.19
东北地区6.617.186.036.329.129.858.898.47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迁出量大       ②2001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
③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     ④城乡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针对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引发的不利影响和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城市面临的空心化风险B.全面开放二孩政策,鼓励生育
C.沿边地区居民提供特殊补贴D.边境安全面临一定隐患
3.2016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沈阳组建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联塑”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B.交通运输便捷
C.消费市场广阔D.工业基础雄厚
2021-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B.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D.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2.在2005年~2016年,上海市(     
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3.2014年后,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原因最可能是(     
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B.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扩大
2021-04-11更新 | 204次组卷 | 26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1979-2014年河南省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1996年后河南省的人口变动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逐年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
C.城镇人口的增加量超过了总人口的增加量D.城镇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数量
2.图中显示近几年河南省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     
A.向西部地区流动B.向东部地区流动
C.向省内城镇流动D.向省内农村流动
3.近几年河南省的农村人口变动会对该省农村产生的影响是(     
A.使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B.使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C.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
2021-02-13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考试地理试题

9 . 人口老龄化系数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我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由1990年的5.8%上升到2016年的10.85%,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人口老龄化省际空间分异日趋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至2016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系数增长速度领跑全国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少B.气候严寒C.经济增长慢D.死亡率低
2.与邻近的广东省相比,湖南省老龄化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人均寿命偏低B.自然灾害频繁C.山地多平地少D.人口迁出率高

10 . 非农化人口是指以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的变化图,完成下列两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B.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C.农村有一定数量的非农化人口
D.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B.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