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8 道试题

1 . 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层级2000年
城镇化率(%)
2015年
城镇化率(%)
2000~2015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
全省27.148.13.9
成都市53.771.63.8
地级市辖区40.657.92.7
县域(研究区内76个)16.737.54.6
1.2000-2015年期间,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
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养老和教育需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
2021-02-27更新 | 922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次模拟文综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1979-2014年河南省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1996年后河南省的人口变动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总量逐年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
C.城镇人口的增加量超过了总人口的增加量D.城镇人口的数量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数量
2.图中显示近几年河南省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     
A.向西部地区流动B.向东部地区流动
C.向省内城镇流动D.向省内农村流动
3.近几年河南省的农村人口变动会对该省农村产生的影响是(     
A.使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合理B.使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C.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使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
2021-02-13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考试地理试题

3 . 下图示意我国1982~2017年流动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D.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
2.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①加快沿海地区产业转型       ②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
③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       ④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4 . 随着我国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人口在城市之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下表是2020年1月2日当天北京人口流入部分城市的大数据信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流入地排名

出行方式所占比重(%)

汽车

火车

飞机

1.上海

6

56

38

2.甲市

0

27

73

3.长沙

0

63

37

4.杭州

5

60

35

5.武汉

4

80

16

6.廊坊

86

14

0

1.相对于天津,上海成为流入地排名第一的原因是(     
A.距北京更近B.经贸更发达C.交通更便捷D.文化更接近
2.根据表中信息,推测甲市最可能是(     
A.南京B.郑州C.西安D.重庆
3.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地之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试推测北京人口流入廊坊市主要是(     
A.从事第二产业B.从事旅游业C.返回居住地D.返乡探亲

5 . 下表为2018年末部分省级行政单位人口、经济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省份2017年常住人口(/万人)2018年常住人口(/万人)常住人口增长率(/万人)2018年GDP总量(/亿元)
2017.72154.2-0.7630319.87
4368.94359.3-0.22,25315.35
11169112461.5897277.77
2418.332423.80.2332679.87
1.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上海 辽宁 广东 北京B.上海 广东 辽宁 北京C.北京 广东 辽宁 上海D.北京 辽宁 广东 上海
2.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特点是(     
A.丙省人口增长率高是因为经济活力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强
B.甲、乙两省份人口出现负增长是因为产业转型升级,造成普通劳动力大量外迁
C.丁省份常住人口增长率低是因为城市化增长速度快
D.甲、乙、丙省份已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021-01-1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三9月质量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
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2021-01-08更新 | 960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4届湖南省十三校高三3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

7 . 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下面小题。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农民工总量2527826261268942739527747
外出农民工1586316336166101682116884
本地农民工94159925102841057410863
1.2011~2015年期间我国(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
C.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D.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2.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运输成本升高②本地就业环境改善③外出生活成本提高④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收缩型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康通的研究,我国在2007-2016十年间,有84座城市出现收缩现象。这些城市经历了连续3年及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下图是我国收缩型城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相关城市“收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黑龙江收缩型城市最多的原因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
B.粤、浙两省收缩型城市多,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自然资源消耗殆尽
C.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收缩的原因是行政地位下降
D.四川省都江堰市收缩的原因是附近大城市对人口的虹吸作用
2.面对城市的收缩,正确的应对措施有(     
①精减城市规模,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②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③引导年轻人回流,提高人口素质,为巩固人口基数和质量打好基础
④寻求产业聚焦、尝试创新转型,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来对抗城市衰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 . 国务院决定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下表是2000年--2019年某省部分年份户籍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城镇人口乡村人口
2000年15656843
2010年23556646
2016年29986140
2017年31165997
2018年32725850

1.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是(     
①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②完善我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
③预测我国人口容量④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据表,2000年-2018年该省(     
A.户籍人口数量持续上升B.城市化水平逐年递增
C.2010年城镇人口增加最多D.城市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据表推测该省的人口特征是(     
A.城镇老龄化问题比农村更严重B.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慢
C.农民工数量庞大D.人口受教育程度高
2020-12-19更新 | 190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一诊)文综地理试题

10 .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9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2.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