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数量变化的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读“我国某城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城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行政区划变动C.生育政策调整D.落户政策放宽
2.2010年后,该城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GDP增长缓慢B.人口老龄化加剧C.产业结构优化D.环境承载力下降
3.该城市可能位于(     
A.成渝城市群B.珠三角城市群C.京津冀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2 . 下图为我国某省2005~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2012~2017年该省(     
①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②人口数先增加后减少   ③2014年人口数量最多   ④2015年迁入大于迁出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该省可能是(     
A.黑龙江B.山东C.江苏D.广东
3.该省人口变化趋势可能导致(     
A.就业压力增大B.生态环境恶化C.养老压力增大D.粮食产量减少
2022-07-12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创新学院)
3 .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图可以推测该地
A.0到5岁少年儿童比重很大
B.平均寿命女性明显低于男性
C.多数适龄劳动人口外出务工
D.可能位于广东省的沿海地区

4 .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生育水平已降低至更替水平(足以维持人口世代更新、人数不增不减的生育率水平)以下,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稳定人口状态时的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在没有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影响下的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已成为负数,人口负增长惯性开始不断积累。2000年后我国各地区呈现一致的人口再生产缩减态势,而人口变化尚处在惯性的正增长之中。下图为2050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年龄结构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5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     
A.中西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较高B.东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抚养比较小
C.西部地区人口性别比最高D.东部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最低
2.如果未来3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持续存在,那么(     
A.中西部地区老年人将继续流向东部地区
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将继续流向东部地区
C.东部地区学龄前儿童将继续流向中西部地区
D.东部地区高素质人口将继续流向中西部地区
2023-12-1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段省外流入省内流出
0-14岁5.715.6
15-24 岁36.120.6
25-44岁53.853.1
45-59岁3.49.1
60岁及以上1.01.6

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C.2030—2040年D.2040—2050年
2.如果保持表中的人口流动特点,对该省的影响是(     
A.缩短人口红利期B.延长人口红利期
C.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D.减轻就业压力
2023-05-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6 . 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题。

1.1990~2010年,东北地区的人口
A.逐渐趋于集中B.逐渐趋于分散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
2.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
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
3.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
A.促进乡村经济发展B.促进人口向沿海迁移
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加快交通设施建设

7 .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的青海、广东、江苏、河南四个省份的人口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2022年常住人口较上年常住净增出生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12656.8万人-27.2万人105.208.3‰3.33‰
8515万人10万人44.515.23‰-1.81‰
9872万人-11万人73.37.42‰-0.08‰
595万人1.19万人6.310.60‰3.37‰
1.从出生人口数量看,甲(105.2万人)、丙(73.3万人)、分列生育大省前两名,其中,2023年甲省份依然保持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百万的省份。请推测甲省份(     
A.河南B.江苏C.广东D.青海
2.下列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相比甲经济GDP远远落后于乙;     
②丁常住净增人口为正,经济较为发达
③乙丙地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平均婚育年龄的上升
④甲地区人口自然增加率较高,其年轻人口数量较多是原因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是指由于人才的规模增长及其充分利用所产生的超过同样数量简单劳动力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收益。202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未来将持续增长。下图示意我国2022年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以16~65岁为劳动年龄人口,则2022年到2027年,我国(     
A.人口红利上升,人才红利降低B.人口红利降低,人才红利降低
C.人口红利降低,人才红利上升D.人口红利上升,人才红利上升
2.结合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特点,推测未来五年我国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是(     
A.做好去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服务业
B.积极引进工业机器人,全面做好机器替人的工作
C.高端服务业引领工业发展
D.因地制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023-12-1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泾川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向城市市民全面转化,并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8年间(     
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B.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
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D.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
2.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条件改善B.生育政策调整
C.生活成本降低D.落户政策放宽
2023-08-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占全国0.58%的国土面积承载了5.29%的人口,是中国人口集聚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密度最高的城市群,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的世界级城市群,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湾区。下面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和珠三角9市)示意图和深圳市若干年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据表(单位:万人)。

   

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
常住人口1043.761195.851317.861501.511666.121763.38
户籍人口251.03287.62332.21384.52454.7514.1

材料二近十年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单位:万人)情况

经济区域2010年常住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增幅2010年常住人口比重2020年常住人口比重比重变化
珠三角5622.957823.5439.14%53.85%61.97%8.12%
粤东1682.471631.84-3.01%16.11%12.93%-3.19%
粤西1525.551576.663.35%14.61%12.49%-2.12%
粤北1609.971591.96-1.12%15.42%12.61%-2.81%

材料三截至2020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93%,与2010年常住人口相比,增长了68.46%。在最新的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中,深圳以超过7000人/平方千米位列内地城市第一,人均土地面积低于143平方米。近年来,港珠澳大湾区众多城市展开抢人大战,推出系列相关政策。深圳却提高了落户门槛,开始有意控制落户数量。2021年5月,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提高了对学历型人才落户的底线。

(1)根据材料一中的表格信息,描述深圳市的人口变化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广东各经济区域常住人口增幅及比重变化差异的原因。
(3)推测深圳这座以人而兴的城市悄悄“退出”抢人大战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