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1 . 前置仓是生鲜企业在区域中心仓的基础上设置的小型仓库,以辅助产品配送,方便用户下单后能将物品快速配送到用户手上。下图是我国某生鲜电商企业运营模式图,顾客通过手机发送订单信息,配送系统自动分配前置仓出货送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区域中心仓相比,前置仓(     
A.服务范围较大B.服务种类较多C.服务距离较近D.服务等级较高
2.与传统模式相比,设置前置仓模式(     
A.节约劳动力成本B.缩短产品配送时间C.节约租金成本D.缩短产品采购时间
3.顾客通过手机发送订单信息,配送系统自动分配前置仓出货送达,使用了(     
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定位技术D.5G通信技术

2 .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购物活动对公共交通依赖度较高,一般倾向于近距离的消费。下图示意某年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线下购买服装类商品不同出行距离的占比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南京市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     
A.居住位置较偏B.消费水平较高C.消费总量较少D.购物场所多元
2.随着南京城市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服装类商品线下购物(     
A.与原购物地距离延长B.单次购买水平下降
C.出行范围更加集中D.单次购买时间缩短
3.与服装类线下消费相比,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餐饮类消费更多在(     
①商业区 ②工业区 ③住宅区 ④文教区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 . 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变化示意图(图中单位h为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A.缩短城市内部时间距离B.缩短城市间的距离
C.城市内部交通拥堵加剧D.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2.根据图中信息推测,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A.丁B.丙C.乙D.甲
2023-05-09更新 | 106次组卷 | 4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4 . 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的时间是(     
A.t0B.t1C.t₂D.t₃
2.下列城市群中,最有可能处于Ⅲ阶段的是(     
A.京津冀城市群B.长三角城市群C.北部湾城市群D.辽中南城市群
3.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战略重心是(     
A.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B.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
C.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D.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2023-05-06更新 | 12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地理-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卷)

5 .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将强化徐州市的中心城市功能,在都市圈内打造成金融、产品深加工、物流信息文化旅游、特色名优食品制造、纺织、中医药开发和制造、信息制造业,重化工、钢铁、重型机械,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群,成为苏北首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实施全江苏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徐州作为中心城市,应当强化的城市功能有(   
①交通枢纽功能                              ②休闲旅游功能
③创新引领功能                                ④综合服务功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条件下,徐州都市圈合理的产业布局是(     
A.小城镇——纺织,食品加工
B.中等城镇——化工、先进装备制造
C.中小城镇——中西医药开发与制造
D.大城镇——名优特食品制造
3.徐州都市圈的发展趋势是(     
A.提高城镇化水平B.实现区域一体化
C.扩大1小时交通圈D.重视产业梯级开发
6 .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下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2023-01-26更新 | 2743次组卷 | 86卷引用:四川省双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武汉城市圈,指以武汉为核心,覆盖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面积不到湖北1/3,却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60%以上的经济总量。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特大城市之一,在水陆空综合交通方面优势显著,是承接东西,互联南北,辐射周边的中心,发挥了核心城市龙头作用和交通网络疏解功能。

材料二黄冈紧邻武汉,与武汉之间有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农业、教育品牌优势明显,与武汉市共建了“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等区域产业活动融合示范区,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优势,结合黄冈市资源和产业基础,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

材料三下图为“武汉城市圈示意图”。

(1)指出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2)简述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与武汉产业互动融合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经济发展的意义。

8 . 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简单来说,就是来自辐射源(中心城市)的辐射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辐射动力(如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作用下经过辐射通道(交通通道、信息通道等)到达辐射接受地(周边地区)的过程。下图为“2017年我国两个中心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成都相比,西安经济辐射力较弱,主要表现在(     
A.辐射源和辐射流上B.辐射源和辐射通道上
C.辐射流和辐射动力上D.辐射通道和辐射动力上
2.下列关于增强西安经济辐射力的措施建议,不合理的是(     
A.提高西安经济总量,扩大西安都市圈范围
B.提升西安的城市行政等级,增强服务范围
C.加大政策的优惠力度,引进重量级企业入驻
D.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打造西安综合交通枢纽

9 .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京津冀城市群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13个城市组成,北京、天津组成双核结构,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图是城市群形成过程示意图。读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天津双核结构的形成,有利于(     
A.增强京津在区位和功能上的趋同B.促进京津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C.促进京津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D.提高京津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2.在城市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将使北京、天津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B.第二阶段将促进技术和产业向北京、天津集中
C.第三阶段将推进周边城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D.整个过程将大幅增加区域中心城市人口的规模
3.河北省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     
A.承接京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B.承接京津高等院校和文化产业转移
C.发展相似的城市职能辅助京津D.为京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

10 . 近两年来,我国许多大型超市缩减门店数量,但便利店的门店数却大幅增加,图为2021年全国便利店发展指数Top10城市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两年便利店门店数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①选址灵活②商品价格低③投资较少④服务等级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关于Top10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厦门指数高可能与旅游业发达有关B.上海是长江经济带中指数最高的城市
C.指数Top10城市不含西部地区城市D.指数Top10排名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