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职住分离”主要指一些大城市居民因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相距较远导致日常通勤距离大、通勤时间长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住分离是大城市普遍面临的城市问题。下图为我国某超级城市工作日某时段人口流动方向和数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口流动情况最可能出现在(     
A.8:00左右B.12:00左右C.18:00左右D.21:00左右
2.据图推测该城市的住宅区分布除中心城区外,主要集中在该城市的(     
A.东北部、西北部B.北部、西部C.东南部、西北部D.东部、南部
3.造成城市职住分离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空间结构扩张B.城市等级高腹地广
C.城市新区交通便利D.中心城区环境优美
2024-05-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凉山州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就医出行时间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下图示意2020年西藏部分市(地区)各级医疗设施不同时间覆盖的人口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以就医出行时间0.5小时为标准,县级医院分布最合理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影响四地就医出行时间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河流C.地形D.交通
3.为缩短居民就医出行时间,西藏可采取的措施是(     
A.优先发展市级医院B.增大巡回诊疗频率
C.迁出边境地区人口D.提高医院的等级

3 .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关系(2018年)。目前,肇庆、江门、惠州等人口持续减少,被称为“人口收缩型城市”。针对这些收缩型城市,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它们“瘦身强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影响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空间位置及距离B.服务范围及等级C.产业互补性D.行政职能与等级
2.面对城市收缩,这些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②加快工业化水平与进程
③加大城市中心建设,引导人口与公共资源向城区集聚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新区与卫星城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4-05-06更新 | 5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一模地理试题

4 . 根据不同等级聚落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广东省分为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三类聚落体系。珠三角地区以城区型聚落体系为主,近年来,其聚落数量逐渐减少。下图示意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三类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与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形成三类聚落体系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中心聚落的辐射能力B.各级聚落的产业分工
C.聚落之间的交通联系D.边缘聚落的数量规模
2.远郊型聚落体系能形成乡村集群化发展格局,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乡村(     
A.等级较高B.位置偏僻C.设施齐全D.收入较低
3.推测珠三角地区城区型聚落体系中的聚落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A.土地治理B.环境保护C.产业转移D.聚落合并

5 . 以城市群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制造业从业人员”与外围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值来表示城市群功能分工程度,数值越大则表示该城市群功能分工程度越高。图1示意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分布,图2示意2019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功能分工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兰西城市群相比(     
A.山东半岛城市群光热资源丰富B.关中平原城市群产业基础较好
C.呼包鄂榆城市群矿产资源贫乏D.宁夏沿黄城市群水能资源丰富
2.对黄河流域城市群功能分工情况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呼和浩特以依托资源加工的重化工业为主
B.兰州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较高
C.西安交通运输、金融、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多
D.太原经济实力、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3.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协调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促进区域产业的分工趋同②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③降低省会城市的带动作用④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4-04-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安庆示范高中高三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运输网络是形成城市体系网络系统和城市群系统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航空运输作为交通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尺度下客运往来的主要交通方式以及国家、区域间交流的主要载体。其分布格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其在国家城市体系中所处的等级。下图示意2018年中国航空网络机场节点及航线分布。从机场空间分布特征(图a)来看,2018年机场数量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与10年前的东中西递减格局相异;全国运营航线的空间分布格局(图b)大体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西部差异明显。

(1)指出机场节点对外联系度与城市等级和城市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分布特点。
(2)说明西部地区机场节点与10年前分布格局相异的原因。
(3)分析全国运营航线的空间分布格局东西差异的具体表现。
(4)从全国航空运营航线分布格局的不均衡性角度,解释东西部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韧性城市是指能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当前城市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因而建设韧性城市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分别示意2011年、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演变。

(1)相较2011年,指出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演变特点。
(2)指出影响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的主要因素。
(3)说明宝鸡市为提高城市韧性可采取的措施。
(4)较周边其他城市,简述西安市目前城市韧性等级最高的优势条件。
(5)相较长三角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等级较低,请说明理由。
8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下图为“中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略图”。

材料三:为发挥整体优势,促进区内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表所示为近年来依据39个工业大类的数据计算得出的湖北省、江西省和湖南省之间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省份

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湖北省与江西省

0.64

湖北省与湖南省

0.77

江西省与湖南省

0.85


(1)据图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并从空间组织的角度,说出城市间距离、城市数量、服务范围、城市等级之间的关系。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3)分析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地理原因,并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建议。
2024-04-17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城中学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地理试卷

9 . 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江苏北部淮安—连云港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建淮安—连云港双核结构发展模式,主要是因为两地(     
A.空间距离邻近B.地域文化相似C.区位功能互补D.资源禀赋相近
2.促进双核结构形成的前提是(     
A.两地交通条件改善B.中心城市产业升级
C.两地腹地范围扩大D.门户城市等级提升
3.淮安—连云港双核结构模式有利于(     
①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均衡发展②提升苏北地区经济集聚效益
③促进连云港建成区域中心城市④增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4-04-09更新 | 60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10 . 甲、乙、丙、丁为我国南方某省四种聚落空间体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种聚落空间体系模式分别为(     
A.城区型、远郊型、近郊型、山区型B.远郊型、城区型、山区型、近郊型
C.近郊型、城区型、山区型、远郊型D.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山区型
2.与甲相比,丁模式中的村、镇应大力发展(     
A.劳动密集型工业B.生态旅游业C.科技信息服务业D.水稻种植业
2024-04-09更新 | 3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