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下图为我国某地的特色民居素描图和实景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地民居朝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流向B.光照C.个人喜好D.主导风向
2.地坑院顶部周围通常会修建矮墙,其主要目的是(     
A.防风沙掩埋B.为遮阴纳凉C.防雨水灌院D.为节省建材
2024-04-29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地名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与保留。沅江流域是黔东南、湘西地区通往长江的重要通道,主要交通线有沅江干支流航道、湘黔古道、湘川古道,其地名见证了流域演变的历史。下图示意沅江区域地名用字类型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交通运输线路①为(     
A.沅江干流航道B.沅江支流航道C.湘川古道D.湘黔古道
2.与乙处相比,甲处(     
A.地势崎岖B.降水丰富C.河流交汇D.土壤贫瘠
3.研究发现甲处聚落地名稳定性强,这主要是因为(     
A.区位条件好,经济波动较小B.地形闭塞,受外界影响小
C.运输需求大,交通线路密集D.人口稠密,地方意识薄弱
2024-04-20更新 | 71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3 . 黔东南苗岭山区多分布以垒土成梗为主的窄而细长的腰带梯田,图为“腰带梯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村庄选址在森林带之下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河流的水运便利B.为居民提供建筑材料
C.获取清洁、稳定水源D.便于从河流获取水源
2.当地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①调节当地气候②扩大种地面积③保水保土④美化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11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江南水乡位于江南地区岗身与太湖之间的低洼地带,水网分布密集。同里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特色水乡建筑空间风貌,其文脉积淀和空间塑造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精华所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里古镇的空间形态最可能是(     
A.带状B.团状C.环状D.网状
2.同里古镇部分传统民居底部以木柱或石柱作为支撑,院墙上开漏窗,房屋前后开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A.稳固地基,便于瞭望B.保暖御寒,便于出行
C.增加光照,减少湿度D.通风散热,拓展空间
3.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江南先民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江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水乡文化,下列属于水乡文化的是(     
A.乌篷船B.臊子面C.竹楼D.苗绣
2024-04-08更新 | 4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村晚’活力四射”。近年来,“村晚”越来越火,正成为乡村最灿烂的舞台。在许多乡村的田间地头、文化广场、农家小院,几曲山歌,几句乡音,几段舞蹈,一个个“草根节目”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排自演;演身边人,话身边事,唱新生活,一张张幸福笑脸传递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蓬勃气象。下图示意山东省某村“村晚”演出现场。完成下面小题。

1.“村晚”活力四射反映出其节目突出体现了当地(     
A.政策治理和产业定位B.乡土特色和民情风貌
C.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D.历史渊源和艺术成就
2.为推动“村晚”助力乡村振兴,当地政府应着力(     
A.规范节目内容审核标准B.加大农村百姓宣传力度
C.健全演出市场管理制度D.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2024-03-07更新 | 3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中国的乡村聚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刻体现了各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图为“中国村镇特色综合区划方案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均质型区域具有内部一致性较高、外部差异性明显的特点,下列不属于均质型区域的是(     
A.区域CB.区域LC.区域JD.区域F
2.下列区域内部存在较大特色差异的是(     
A.区域BB.区域EC.区域ID.区域L
3.K区域的建筑特色主要是(     
A.平顶土拱式民居为主B.多为防御式建筑组群
C.厅井式民居粉墙黛瓦D.干栏式民居发达多样
2024-03-02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7 . 我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充分注重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传统民居中,地形对聚落影响最明显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与湘西吊脚楼所在地相比,华北平原的村落(     
A.规模小B.密度小C.呈条带状D.呈棋盘式
2024-03-01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14-16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加车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庄依山而建,至今保留着诸如祭祀等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小芦笙堂是加车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位置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车村立足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打造商业街、扩建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加车村位置和村庄区位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加车村可以见到的景象是(     
A.水满田畴的梯田B.漫山遍野的牦牛
C.静静流淌的小河D.纵横交错的车道
2.与大芦笙堂相比较,推测小芦笙堂的功能特点是多承担(     
A.大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B.大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C.小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D.小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3.适于加车村发展的方向是(     
A.加快人口聚集,提高城镇化水平B.促进村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C.下寨建筑集中连片,拓展商业街D.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2024-02-28更新 | 914次组卷 | 1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9 . 我国江南地区有丰富的黏土,在园林、古镇及民宿庭院中常见到黏土烧制的青瓦房(左图)及用青瓦竖立铺设的地面(右图),建筑风貌多采用“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顺应地势地貌,依山就势、层次而上)的手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南地区路面多选择用青瓦竖立铺设的主要原因是(     
A.减少地表积水B.减少地表孔隙C.坚固耐用美观D.保障地面平整度
2.对“借天不借地,天平地不平”的建筑手法解释正确的是(     
A.“借天不借地”尽量开拓下部空间B.“借天不借地”上部敞开收集雨水
C.“天平地不平”力求向上发展D.“天平地不平”尽量保持地面结构
2024-01-26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10 . 蘑菇房(如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1.火塘的主要作用是(     
①照明②驱湿③保存火种④驱虫杀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A.抗强风的侵袭B.抗震能力强C.室内冬暖夏凉D.房间隔音效果好
3.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