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下图是海绵城市建成区水转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局地水循环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环节是(     
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输送
2.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水转化过程中受抑制的环节是(     
A.产流B.地表入渗C.排水D.蒸发蒸腾
2022-05-11更新 | 832次组卷 | 11卷引用:3.1 水循环(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 . 地名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能折射出地理环境的特征。江苏省的村落以地形地貌特征命名的地名共有2714个。下表为高频用字在地形地貌特征命名中,占比排名前七个字统计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村名中含字
使用次数656417231185156132121
占比24.17%15.36%8.51%6.81%5.74%4.86%4.45%
1.根据江苏省以地貌特征命名的村庄,下列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A.含“山”字的村庄多出现在盐城B.含“圩”字的村庄多出现地势低洼区
C.含“港”字的村庄多出现在徐州D.含“沟”字的村庄多出现沿长江地区
2.目前“圩”在南京市很多地方已经名不副实,其原因是(     
A.地壳抬升B.江河淤积C.决堤成湖D.城市建设
3 .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B.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C.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D.城市市区河湖较多,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积水
2022-02-11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核心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课堂精讲练(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下图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     
A.1972年城市化水平最低B.2010年后城市人口下降
C.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最慢D.205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
2.甲、乙时期,城市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甲时期自然灾害影响经济发展速度B.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C.甲时期城市化发展到了后期阶段D.乙时期实现计划生育国策
2022-01-18更新 | 829次组卷 | 13卷引用: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时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近年来,深圳市为了缓解住房短缺问题建造土楼公社,其特征是以环形排布的单元公寓为主,公共区域设置有商店、图书馆、篮球场等设施。下图为土楼公社景观图。读图,土楼公社(     

①外墙厚、窗户小,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
②楼高层多,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③设置公共空间,有助于住户间沟通交流
④融入传统建筑元素,利于地域文化传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7年7月,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网站公布了《石家庄市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根据规划,石家庄市将建设海绵城市,并计划建设8个湿地公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石家庄市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大气降水B.减少植物蒸腾C.减少地下径流D.减少地表径流
2.石家庄市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A.减轻酸雨危害B.防止海水倒流C.提高地下水位D.减轻土壤侵蚀
3.石家庄市某校学生为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城市湖泊铺设不透水地膜B.公园建设下凹式草坪
C.城市便道采用不渗水地砖D.城市建设拓宽排水渠
4.“海绵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的(     
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2-16更新 | 616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 城镇化 B卷

7 . 住宅1.0“筒子楼”年代,仅满足居住功能,住宅2.0“厅大室大”,住宅3.0“有房住”到“住好房”,住宅4.0是指住宅智能化时代的来临,住宅智能化是以人为本,即有居住、有环境、有文化、有生活,并将人群融为一体,回归院落生活,寻回人文价值,告别城市孤独症。如图为住宅4.0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住宅4.0相对于住宅3.0的优点为(     
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③满足且优于第三代住宅人们对于户型、景观、社区等多方面的需求
④提高城市的等级,扩大了城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城市森林花园建筑是一种“让城市就在森林,森林就在城市中”的建筑设计理念,其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降水量减小B.径流量减小C.下渗量增大D.蒸发量增大
2021-11-26更新 | 954次组卷 | 8卷引用:【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2.2 城镇化 B卷

8 . 植草沟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或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等。植草沟常见于道路两侧(如下图),和透水路面相结合,是城市“海绵化”的重要方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除收集雨水外,植草沟的主要生态功能还有(     
A.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B.增加地表径流C.缓解耕地盐碱化D.净化地表径流
2.与透水路面相比,植草沟(     
A.未改变原有地貌B.便于人们通行C.工程量小、造价低D.吸水性和透水性差

9 . 城市用地密度指不同半径内城市用地占可建设面积的比例。将不同规模城市用地密度进行比较,可以分析不同规模城市的扩张和形态差异。下图为“一带一路”沿线3个不同规模城市用地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类城市中(     
A.小城市用地密度曲线呈反“S”型衰减趋势
B.大城市用地密度曲线呈“S”型衰减趋势
C.小城市形态较为分散
D.中等城市扩张相对较快
2.针对不同规模城市扩张速度的差异,为了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制定低碳城镇化策略B.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
C.控制中小城市规模D.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2月,《“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根据该规划,京津冀地区将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简述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的意义。
(2)简述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地区的“米袋子”和“菜篮子”,该省农业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3)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2021-09-15更新 | 761次组卷 | 5卷引用:1.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