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2 道试题

1 . 城镇化中后期,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
B.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发生大的变动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
D.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
2.与其他类型比,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水平高B.城镇空间结构优化C.城镇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环境改善
3.应对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可以(     
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③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电、强风、雾霾、高温、干旱、尘沙、霜冻、积雪、冰雹等恶劣气候,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2023年生态环境部发文,积极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方案可行的是(     
A.新疆库尔勒一森林城市B.辽宁大连一红树林城市
C.湖北武汉—海绵城市D.四川广元—光伏城市
2.城市建筑应对高温的可行措施有(     
①墙面涂成深色②墙面粘贴保温层
③建设通风廊道④进行立体绿化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气候适应型城市应对恶劣气候的措施有(     
①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②建立防灾减灾智慧管理平台
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④创建多渠道投融资模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 . 下图示意2016-2020年11省(市)城市化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6—2020年期间,上海市城市化率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A.经济发展缓慢B.土地面积狭小
C.产业结构不合理D.城市化水平高
2.长江经济带城市化推进可能会(     
A.增加城市失业率B.加强城市热力环流
C.增加农村环境压力D.阻碍农村土地流转
2023-12-13更新 | 168次组卷 | 5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琼海市地处海南省东部,背山面海,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市域面积为17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52.82万人。琼海市是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实施“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发展战略,市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以坚持耕地稳定(不占地、不拆房、不砍树,就地城镇化)、建设风情小镇、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和铺设旅游绿道为突破口,让农民从单一收入变为多种收入,走出了一条农村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现已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图示意琼海市三个乡镇城镇化发展模式。



(1)说明琼海市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模式建设的益处。
(2)从生态、社会的角度,简述琼海市新型城镇化中农村公共服务向城市看齐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5 .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下图示意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自然路面相比,图示城市路面(     
A.下渗明显增多B.地表径流加大C.地面蒸发增加D.地下径流增多
2.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
C.增加城市绿地面积D.提高透水地面比例
2023-11-26更新 | 379次组卷 | 49卷引用: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表征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率表征土地城镇化,两者相互促进。研究发现,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我国人地关系呈现出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土地城镇化速率远大于人口城镇化。下图示意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



(1)简述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2)简述长三角城市群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
(3)说明提高长三角边缘地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可行措施。
2023-11-11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第二册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7 . 读“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化带可以改善市区的大气环境B.不利于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C.市区降水少于郊区D.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高
2.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提高空调使用率
2023-11-06更新 | 127次组卷 | 22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9 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2020-2021学年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

8 .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国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地处中俄边境,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下图示意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的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A.甲丙乙B.丙甲乙C.乙甲丙D.乙丙甲
2.与甲阶段相比,乙阶段内伊春市(     
A.交通拥堵加剧B.土地集约度提高C.人均产值增加D.服务范围扩大
3.伊春市这类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一般方向是(     
①发展服务业和特色产业②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发展外向型经济④发展内向型经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06更新 | 663次组卷 | 5卷引用:2.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9 . “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城市现象。我国城市收缩的常见要素有资源状况、产业活动、地理位置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上海附近城市发生收缩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自然资源短缺B.承接产业转移C.地理位置偏远D.产业结构不当
2.城市收缩易导致的结果是(     
①人口减少②环境退化③空间收缩④交通拥堵⑤经济衰退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2023-10-2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

10 . 读“我国某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建成区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进该城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区域经济发展B.城郊农业发展C.人口自然增长D.建筑工业发展
2.建成区面积变化对该市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地价上涨B.热岛效应加剧C.绿地面积增加D.雨水下渗增多
2023-10-16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2 城镇化(分层练)-【讲义+分层练】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备课优质资源(人教版2019必修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