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国内外多地的成功案例表明,合理设置城市通风廊道(主要借助宽阔的道路、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绿化用地、水域河流以及低矮楼宇群等形成贯穿于城市各部分的结构),是缓解雾霾天气的重要辅助手段。洛阳市区三面环山,并有多个森林公园,四条河流穿城而过,三大铁路干线从城市中间穿过。由于多种原因,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通风廊道并不通畅。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洛阳雾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稳定度高B.交通通达度高
C.城市化水平高D.城市绿化率高
2.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实施,促进洛阳市(  )
A.城市人口比重快速提升
B.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C.城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D.城市建筑高度大大降低
3.洛阳城市通风廊道建设不通畅主要因为(  )
A.生态载体不足B.城市土地紧张
C.缺乏技术指导D.缺少政策支持
2017-10-14更新 | 73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2第2章第2讲城市化
2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将率先在保护沿江生态环境、发挥黄金水道优势、促进产业有序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进展。
材料二 左图为长江经济带的两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长江下游湿地类型饼状图。

(1)安徽省、江西省主要承接来自长江三角洲的    型产业;相关产业的转入,在促进两省产业升级的同时,在土地资源方面会产生    的负面影响。
(2)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表现一般是上游区域向下游区域输出    ;下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输出    
(3)长江下游占比最大的湿地类型是    ,围垦、污染和    (自然因素)是其湿地减少的主要原因。长江中游湖泊面积减小,    (增强或削弱)了对长江干流的调蓄功能。
(4)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

3 . 云南在探索“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特色城镇化路子时,提出要打造“城在山中、房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独特城镇风貌,这是对传统城镇形象的一次重要的再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云南提出“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其主要(  )
A.发展山地旅游业B.保护优质的耕地
C.改善农村生态环境D.实现逆城市化
2.云南“城镇上山”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云南(  )
①高原上的低丘陵坡多
②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
③良好的生态环境
④特色的山地农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17-08-28更新 | 89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 必修2第2章第2讲城市化
9-10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4 . 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①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④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7-08-2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近10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南京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不断扩宽主干道,加大交通执法力度,但收效甚微。2017年2月,南京市规划局和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了《南京市街道设计导则》,指出今后城市街道设计的规划方向为分割大社区,建设开放式社区,增加变通微循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扩宽主干道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路网密度低B.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C.私家车拥有量大D.交通违规现象频发
2.建设开放式社区的作用是
A.降低社区噪声污染B.减少交通违规现象
C.优化道路资源配置D.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
16-17高三·江苏·课后作业
名校

6 . 城市居民出行耗时多少与出行工具和路程有关。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出行方式耗时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  )
A.出行距离与耗时呈正相关B.公交出行速度最快,耗时短
C.步行出行速度慢,耗时长D.距离在4千米内最适宜骑自行车出行
2.为从根本上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该城市应(  )
A.快速发展地铁、轻轨等高速交通方式B.优先保障城市公交线路畅通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现象D.大力增设红绿灯等交通管理设施
2017-06-29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六高频考点36
16-17高三·江苏·课后作业
7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37个城市人均产值与人均轿车使用量图。



材料三: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 ;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阶段____
(2)材料三中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 ,该问题在香港不太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
(3)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017-06-2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 专题六高频考点38
8 .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读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注:(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镇常住人口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指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上述图文材料表明(  )
A.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快速融入了城市社会
B.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享受了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C.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D.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减轻,有利于社会稳定
2.下列措施与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符合的是(  )
A.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B.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
C.大幅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
D.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有效保护城市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
2017-06-28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加练半小时-2018版高考地理(江苏专用)高频考点精讲专题十高频考点55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将天津城市性质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将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下图为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

材料二 天津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比较。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开发滨海新区对天津老城区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3)在滨海新区未来开发中,需要面对哪些环境问题?
(4)滨海新区作为带动天津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若参照深圳特区,你认为滨海新区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左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地形图,右图示意重庆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较。

材料二   有人用“身在城市,脚在农村”“身在城市,心系乡村”来形容当今我国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有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1)评价重庆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2)根据材料,从地理角度解释“身在城市,脚在农村”“身在城市,心系乡村”。重庆在未来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2017-06-24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地理(鲁教版,江苏)精练检测七 城市与地理环境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