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城镇化是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引起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有学者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提出了城镇化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基于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的时空演变。下图为基于城乡人口变动的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图,下表为1982—2020年中国城乡人口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时期(年)城镇人口年增量(万人)乡村人口年增量(万人)城镇化率年增量(%)
1982—19901120.0462.20.70
1990—20001625.9-504.81.07
2000—20102112.3-1210.41.34
2010—20202319.9-1530.21.36

1.根据材料推测1990—2000年间中国城镇化地域类型为(     
A.城乡扩张型城镇化B.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C.城乡收缩型城镇化D.逆城镇化
2.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增加,会导致城镇化水平的下降
B.城镇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会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C.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大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乡村流失型城镇化”
D.城镇人口增加量远小于乡村人口减少量为“城镇吸引型城镇化”
3.当中国进入逆城镇化时,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中心居住密度上升B.城乡之间的界限更清晰
C.城乡间交通通信更便捷D.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下降

2 . “郊区化指因城市中心在交通、住房、环境、安全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推动了高收入人口迁移至郊区居住。绅士化现象指政府政策影响下,高收入阶层从郊区迁入市中心并取代原有低收入阶层,城市出现居住空间重构。下图示意昆明主城区街区高收入人口居住空间结构,阴影区表示高收入人口聚集程度高。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对昆明主城区高收入阶层集聚区形成影响最小的区位因素是(     
A.居住纯度和经济收入B.居住环境优越
C.办公便利和人口密度D.优质教育便利
2.结合图文材料,有关昆明主城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圈层地域的街区高收入人口比例分布差异较小
B.传统中心区不再受高收入人口的青睐,符合郊区化模式
C.高收入人口比例较高的街区都集聚分布在外圈层
D.吸引高收入人群向主城区集聚,符合“绅士化”机制

3 . 下图中图甲是1978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三大产业就业比重变动图,图乙是1978-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与GDP增速变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甲中表示城镇化率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据图推断(     
A.1978---2011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三产业
B.1978---2011年城镇化率增速与GDP增速始终呈正相关
C.1978---2011年产业结构整体上不断优化
D.2011年第一、二产业就业比重相同
3.当前,我国大城市不堪重负,中小城市发展滞后,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影响是(     
A.区域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均衡B.户籍制度改革迟缓
C.国家政策倾斜差异大D.区域社会经济差距增大
2023-01-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淮北市是因煤炭工业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单一,矿区、城区以及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产业互动,形成“城·矿·乡”分离。2000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资源产业内部升级,产业体系向多样化结构演变。“城·矿·乡”协调,单中心集聚发展阶段。2009年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后,获得国家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产业转型速度加快,从煤炭工业城市向现代化综合服务城市转变,郊区发展加快,“城·矿·乡”融合,圈层扩散发展阶段。下图为1985—2017年淮北市主要工业行业产值占比演变示意图。



(1)与1985年相比,简述2017年淮北市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淮北市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3)简析2010年以后淮北市经济结构转型的条件。
2022-09-03更新 | 48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动力.经济发展是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等也影响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四类地区,下图为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



(1)简述2001~2016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
(2)归纳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
(3)列举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6 .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南、西三面为山地丘陵,南部为赣南山区,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地势总体南高北低。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但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下图为江西省2008年与2017年城镇化空间分布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西省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全国水平,根本原因是(     
A.人口数量少B.乡镇企业数量多
C.地形条件复杂D.农业区位好
2.与江西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行政因素B.地形条件C.工业化水平D.气候差异
3.江西省今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     
A.扩大大城市规模B.均衡城镇的分布
C.注重发展新型城镇D.迅速增加城镇人口
2021-09-11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城市用地密度是指城市某圈层各类土地利用总面积与该圈层总土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长沙市1979年至2014年距离市中心不同位置用地密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沙市总用地密度增长最快的时段是(     
A.1979一1989年B.1989一2003年
C.2003一2011年D.2011一2014年
2.城市中心用地密度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A.基础设施建设落后B.用地空置率较低
C.商业区分布较小D.逆城市化显著
3.图示各时段长沙市土地利用的方式最可能是(     
A.以中心用地填充为主B.以外围用地扩张为主
C.先中心用地填充,后外围用地扩张D.先外围用地扩张,后中心用地填充
2020-10-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近5年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现象。城镇化的条件开始出现改变,以前农村---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如下图)。


完成下列小题。

1.促使近5年来出现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的条件是
①城乡收入差距减小                    ②乡村交通通达度高于城市
③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乡村生活节奏比城市悠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在农村---城市反向或双向流动过程中,出现了
A.虚假城市化B.逆城市化C.过度城市化D.再城市化

9 . 我国某沿河城市,在古代是区域中心城市,各城区相对独立发展;近现代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内部联系加强;目前,该城市吸引投资和人才,扩大城市规模。下图是该城市与河流关系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从古至今,河流在该城市发展中(       
①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上升
②对外交通联系地位下降
③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增强
④对内部联系的阻碍减弱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目前,影响该城市扩大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B.土地C.交通D.教育
2020-01-09更新 | 7474次组卷 | 5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二)线下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②提升工资待遇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