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末2022年初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常住外来人口83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8.1%。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北京的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设。下图为京津冀区域简图和京冀两地1980年、2021年城镇化水平统计图。

(1)简述北京、天津等核心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2)从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角度,说明1980~2021年北京和河北城镇化进程的差别。
(3)国务院决定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说明其意义。
2023-08-24更新 | 375次组卷 | 16卷引用:专题2 人口迁移(专项训练)-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辑(上海专用)

2 . “鬼城”是指因资源枯竭而被废弃的城市,属于地理学名词。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出现了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鬼城指数)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鬼城(地理学名词)形成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B.严重依赖资源开发
C.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2.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B.虚假城市化越明显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2023-03-02更新 | 537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高考压轴卷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图中相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D.2050年三国城市人口数量相当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经济指标与城市化率指标。由图可见,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
B.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均GDP呈正比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小
D.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促进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递增,城市化水平逐年趋缓
B.甲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递增,城市化水平加速发展
C.乙类国家城市人口逐年递增,城市化水平逐年趋缓
D.乙类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高于甲类国家
6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49个百分点,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
A.水平高B.速度快
C.起步早D.逆城市化显著
2019-12-29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7 .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B.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必定优化地理环境
C.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D.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2019-11-19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市化水平
C.1970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快于美国
D.衡量三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数量
2.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市化带来主要变化是(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B.美国: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市土地价格普遍上涨D.中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城市化对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是(     
A.降水量减少B.蒸发量增加C.下渗量增加D.地表径流增加
9 . 读图文表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

下表为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下图为2000年与2005年大陆沿海省(区、市)城镇化水平及变动幅度。

影响因子

意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
2019-10-30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占全国的2.19%,GDP总量占全国的21.7%,城市人口比重达6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分布示意图。


上海是该地区最重要城市。表格为“上海最近三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

四普五普六普
普查年份199020002010
人口总数(万人)133416742302
年龄构成(%)0-14岁9.411.510.1
15-64岁72.476.381.3
〉65岁18.212.28.6

(1)依据资料,归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2)根据表格数据,描述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
(3)表格显示,上海在2000年(五普)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请说明原因。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如下图中     (A、B、C、D)图所示,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该地景观的形成原因。
2019-10-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