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非农化人口是指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B.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C.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
D.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B.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1-12-28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南街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在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城市病”。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贫民窟问题。巴西许多大城市的内外有许多非法占地建造的、杂乱无序的居民区,被称为贫民窟。贫民窟内人口密集,房屋简陋,基础设施缺乏,垃圾成堆,社会秩序非常混乱。下表示意巴西近代城市化不同阶段的推动力,下图示意巴西近代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国际公认的较合理水平为1.4~1.5)。

近代城市化阶段推动力
20世纪30年代之前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先前的奴隶变为自由人进入城市;1851-1930年,约有400万欧洲移民涌入,大部分前往以出口为主的咖啡产区务农,小部分留在城市务工、经商和从事其他工作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实施重工抑农政策,工业化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产业结构调整

(1)概括巴西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简析1930年以前的近代人口迁移对巴西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从城市化角度分析巴西贫民窟规模化发展的原因。

3 . "城归"类似于"海归",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然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开始逆向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有利于我国"城归"规模扩大的是(     
A.放开城市户籍人口政策B.加大城市住房补贴力度
C.完善城乡交通设施建设D.加强个人创业政策支持
2."城归"规模扩大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劳动力更加短缺B.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C.农村户籍人口年轻化D.农村土地撂荒情况加重

4 .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一般为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示意我国某城市2014~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户籍常住人口及外来常住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全市常住人口(单位:万人)238024152426241524202418
户籍常住人口(单位:万人)142014251429143314401445
外来常住人口(单位:万人)960990997982980973
1.2017年以来,该城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环境污染严重B.学历要求提高C.适婚人口不足D.经济结构调整
2.该城市目前最可能处于(     
A.虚假城市化阶段B.再城市化阶段C.郊区城市化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5 . 2017年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武汉和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下面左图示意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之间总运输距离(单位:km,反映某节点到其他各节点距离之和),下面右图示意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通达性系数(通达性系数指节点的总运输距离与系统内节点总运输距离平均值的比)。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在中部地区选择武汉和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原因是
①最靠近几何中心
②产业结构最优
③交通通达度最好
④经济实力最雄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我国设立国家中心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A.促进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发展B.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
C.加大一线城市的压力D.拉大区域发展水平差距
2020-02-28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晚,速度慢
D.2010年后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7 . 下图为1990年和2015年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夜间稳定灯光亮度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区甲地与乙、丙、丁三地夜间稳定灯光亮度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气温较高B.水域宽阔
C.云层较厚D.地势平坦
2.1990~2015年甲地区夜间稳定灯光的变化可反映出
A.地面温度升高B.流动人口增多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河面宽度扩大
2019-09-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8 . 下表为我国四个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在2006-2014年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表中四个地区依次可能是
A.西藏 河南 北京 江苏B.江苏 河南 北京 西藏
C.西藏 北京 河南 江苏D.北京 江苏 河南 西藏
2.四地城市化过程中
A.A地区目前城市化水平最高,速度最快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促进B地区城市化
C.C地是人口大省,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
D.D地应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城市化进程
3.我国城市化发展中

①少数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化后期阶段             ②各地区城市化水平不同,东西部差异大

③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④应将发展重心转向农村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17-10-24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0月调研地理试题
9 . 综合城市化水平是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生活方式、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考虑的更能反映城市化内涵的一项综合指标。1978—2008年,北京市城镇人口增加了960.1万人,其中北京郊区乡村人口只占全市城镇人口增加数的14.23%。下图示意北京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综合城市化水平趋势比较。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能体现出的北京市城市化特点是(       
A.人口城市化与综合城市化速度基本同步
B.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综合城市化水平差距持续减小
C.人口城市化和综合城市化发展趋向协调
D.1989年后人口城市化速度急剧加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发展速度将逐步趋缓 ②滞后城市化表现突出
③城市人口增长快,且以自然增长为主 ④新增城市人口中以外省区迁入为主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0 . 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但城镇化要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城镇化畸形发展,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大城市。读下表“拉美主要国家城市化程度表”,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拉美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等级关系的是(     
国家委内瑞拉乌拉圭阿根廷智利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世界平均
城市化程度%939088867875737245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