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目前中国人口城镇化已经进入中期发展阶段的后半期(简称“城镇化中后期”),其特点表现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由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2017年约22.8%的流动人口回流,且有超7成的回流人口不愿再外出。下图为2010—2019年全国农民工输入地的地区分布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推断,四条曲线中能够代表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输入占比的曲线为(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中国城镇化中后期人口迁移流动形式转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减弱B.中西部地区就地城镇化进程减缓
C.中西部省份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劳动力回流就业D.人口迁移向东部少数省市聚集的态势改变
2022-12-15更新 | 662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黑龙江省伊春市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产业大多围绕木材类相关行业展开,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相对单一。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2014年起,伊春市全面停止采伐,城市转型势在必行。伊春市距哈尔滨仅300公里,但目前从哈尔滨到伊春市的列车仅有一趟,耗时6小时59分。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8个国家算力枢纽。下表为2015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城镇化水平相关数据。下图为1991-2016年伊春市三大产业比重统计图。

城镇化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元)养老保险覆盖率(%)医疗保险覆盖率(%)
伊春市80.4208441200123.456.6
全国56.1311951142285.085.1


(1)据表描述伊春市城镇化特点。
(2)说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伊春市城市转型。
(3)如果伊春市申请承接国家数据中心,你认为伊春市能否申请成功,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022-05-23更新 | 5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动力.经济发展是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等也影响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四类地区,下图为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



(1)简述2001~2016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
(2)归纳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
(3)列举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20-21高一下·云南昭通·期末

4 . 在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后,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一省范围看,公共资源首先重点配置在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势差”。在城市“势差”的影响下,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模式。读 “我国人口阶梯式迁移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以省会城市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更大的优势是(     
A.基础设施B.地理位置
C.经济发展水平D.文化教育水平
2.促进人口按照“人口呈现阶梯式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同城市之间(     
A.思想观念差异B.文化差异
C.距离差异D.经济水平差异
3.与省会城市相比,在城市之间“势差”的影响下地级市城市可能会出现(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B.郊区城市化明显
C.人口迁入与迁出明显D.再城市化
2021-07-10更新 | 672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检测卷 人文地理(A卷 新题基础练)-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下·河南驻马店·阶段练习

5 . 随着城市化推进,我国部分农村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出现废弃或闲置,形成空心化村庄,其演化过程与乡村人口的空间动态移动密切相关。下图为城乡接合部空心化村庄演化阶段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全村、村中心、村周边B.全村、村周边、村中心
C.村中心、村周边、全村D.村周边、村中心、全村
2.亚空心化阶段主要表现为(     
A.城市人口向村中心转移B.城市人口向村周边转
C.村中心人口向城市转移D.村周边人口向村中心转移

6 . 下图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城镇化水平中两类城镇化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城镇用地规模扩大B.人口由乡村向城镇迁移
C.城乡间交通运输条件改善D.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合理措施是(     
①扩大城市和县城的建设用地②加强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③城市产业升级,拓展生态空间④严格区分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3更新 | 95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1城市区位与城市化(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7 . 下图表示世界亚、非、拉、北美的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依次代表了(     
A.亚洲、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
C.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D.北美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2.下列有关地区城市化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B.①、②经济较落后,城市化水平低
C.③、④目前均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③、④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2021·上海普陀·二模
8 . 一般认为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而劳动人口分布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由“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图可见(     
A.城镇劳动力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2040年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C.农村劳动力人口比重快速增加D.2020年城镇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
2021-03-25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21城市区位与城市化(精选练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0·江苏南京·模拟预测

9 . 根据《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 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4.77%提高至59. 58%。截止2018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为2637. 26 万人。图甲为“2014—2018 年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图乙为“2018年甘肃省各市(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     
A.和全国相比,速度较慢B.和全国相比,水平较低
C.河西地区水平总体较低D.陇南地区处入中期阶段
2.关于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空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省域内城镇化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有关
B.部分城市已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C.河西地区实现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空间潜力最大
D.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各市(州)产业集聚的程度
3.嘉峪关市城镇化率高达90%以上的原因有(     
A.行政区划特殊B.第二产业比重大
C.地理环境优越D.基础设施完善
2020-09-17更新 | 704次组卷 | 8卷引用:热点08 城镇建设与城市转型-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