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京津冀地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众多,大量以北方合院建筑为主的村庄社区和村庄居民点被保留,城区空间普遍呈现“城村交织”的现象。这些中小城市在建设扩张过程中,以耕地为主的农用地较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更容易被征用。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某县三种典型村庄1988-2018年的用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地区以县城为主体的中小城市大量城中农村社区及村庄居民点被保留,主要原因是(     
A.京津冀都市圈的带动作用小B.城市化起步比较晚
C.组团式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D.城市扩张的动力不足
2.以耕地为主的农用地较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更容易被征用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资源比较丰富B.农用地成本较低C.利于保护传统建筑D.利于扩大城市规模
3.民主村、石柱村和东南汪依次为(     
A.城中村 近郊村 城缘村B.城缘村 近郊村 城中村
C.城中村 城缘村 近郊村D.城缘村 城中村 近郊村
2022-02-22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地理试题

2 .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M、P、NB.M、N、PC.P、M、ND.N、M、P
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3 . 海口市江东新区东起东寨港(海口行政边界),西至南渡江,包含面积为33km2的国际重要湿地——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18年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并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以来,江东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现象尤为突出。下图示意江东新区区域位置,下表示意1988-2019年江东新区设立前后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区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适宜等级

1988-2001年

2001-2009年

2009-2017年

2017-2019年

面积/km²

占比

面积/km²

占比

面积/km²

占比

面积/km²

占比

重点建设区

24.73

49.32

25.99

34.88

29.48

51.37

33.75

54.86

优化建设区

17.93

35.75

18.67

25.06

15.19

26.45

12.96

21.07

限制建设区

7.34

14.63

14.61

19.61

7.69

13.40

8.87

14.41

禁止建设区

0.13

0.26

11.50

15.43

3.99

6.96

4.19

6.81

生态恢复区

0.02

0.04

3.74

5.02

1.04

1.82

1.75

2.85


1.1988-2019年,江东新区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     
A.侵占农田面积小B.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禁止建设面积大D.侧重城市重点建设
2.东寨港附近有一-片区域用地类型始终未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被红树林覆盖②交通受限③环境湿热④人为保护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半城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村民就业方式等变化的影响。康社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演化情况。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     
A.甲—农民乙—工人丙—房东丁—店主
B.甲—农民乙—店主丙—房东丁—工人
C.甲—工人乙—农民丙—店主丁—房东
D.甲—工人乙—房东丙—农民丁—店主
2.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     
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

5 . 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等。下图表示某年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高的省级行政区城市化问题更突出B.M高的省级行政区就业机会较少
C.M低的省级行政区城市化水平较高D.M低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2.以下有助于解决半城镇化问题的措施是(     
A.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D.降低城市化速度

6 . 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是指城乡接合部、乡镇和非农产业发达的农村。图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半城市化地区范围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上海最早出现的半城市化地区得益于(     
A.政府规划B.外资投入C.乡镇企业发展D.郊区养殖业发展
2.下图中三幅产业结构变化与上海三类地区的对应关系顺序正确的是(     

A.中心城区、半城市化地区、农村地区B.农村地区、半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区
C.半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区、农村地区D.中心城区、农村地区、半城市化地区
3.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人口的城市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②降低户籍门槛以鼓励已就业流动人口成为本地居民
③加大对中心城区的建设投入,提高中心城区的吸引力
④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教育、治安、医疗、环保等各种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1-1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八省八校(T8联考湖北版)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7 . 下表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数据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七次人口普查年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城镇人口比重(%)13.2618.3020.9126.4436.2249.6863.89
1.据表可知(     
A.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比重降低B.城镇化的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农村人口基本持平D.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后期
2.与五普至七普间城镇人口比重数据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上升最快B.乡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C.农业用地面积增加D.城乡间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2022-01-13更新 | 789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2020年,图示城市(     
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B.绿地比例不断减少
C.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2.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城市(     
A.城市等级显著提高B.城市化水平上升
C.工业区不断扩大D.绿地面积持续减小
3.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影响最可能是(     
A.地下水位升高B.热岛效应缓解
C.城市内涝频率增加D.住房空置率下降
2022-01-01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9 . 非农化人口是指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非农化率是指非农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值,NU值是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的比值,NU值趋近于1.2时就业结构较为合理。读1992年以来我国NU值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B.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C.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
D.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B.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21-12-28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南街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读2019年东南亚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统计图和2019年菲律宾、越南部分信息对比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菲律宾越南
城市人口比重60%30%
GDP3622亿美元2620亿美元
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国有制
农业经营方式佃农、种植园雇工农民家庭承包
耕地
面积
106357平方公里88075平方公里
粮食进出口进口大米290万吨出口大米600万吨

1.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造成过度城市化现象。图中国家过度城市化最显著的是(     
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新加坡D.菲律宾
2.过度城市化国家可能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贫民窟现象严重B.全国粮食短缺
C.农村人地矛盾突出D.城市失业率高
3.据材料推断,越南与菲律宾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经济水平B.工业结构
C.土地制度D.农业结构
2021-12-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