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特点与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城镇化是区域城镇和乡村人口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某研究团队从城乡人口变动的视角划分城镇化地域类型(划分方法如左下图所示),发现中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存在较强的时空动态性。右下图示意2000~2020年中国城市群城乡人口变动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处于左上图中阴影区间,反映区域(     
A.城镇化水平降低B.城镇化速度降低
C.城镇化水平提升D.城镇化速度提升
2.由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衰退,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城镇化(     
A.从城镇吸引型转为乡村流失型B.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镇吸引型
C.从城镇吸引型转为城乡收缩型D.从乡村流失型转为城乡扩张型
3.2010年以来西部城市群的城镇化率提升明显,其主要原因有(     
①外出人口回流                                 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本地人口就近城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3-1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2 .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县城(县级市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作为服务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城为专业村镇形成提供扩大市场、改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培养带头人等方面的条件。案例县城选取了河南省巩义市(县级市,城镇化高水平丘陵县)、漯河市临颍县(城镇化中等水平平原县)、洛阳市嵩县(城镇化较低水平山地县)。下图为2005-2020年不同尺度的城镇人口规模演变速率图,下表为河南省以及三个案例县域内小城镇的人口普查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2010年2020年
项目常住人口(万人)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
(万人)
城镇化率
河南省9402.43622.038.5%9936.65507.955.4%
巩义市80.836.645.3%78.551.165.1%
漯河市临颍县71.124.534.5%59.429.850.1%
洛阳市嵩县50.710.220.1%54.322.441.3%

1.2005-2010年,与全国平均、河南省平均相比,案例县域内小城镇演变速率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A.就地城镇化减弱B.国家和区域政策C.生态环境的改善D.小城镇规模较小
2.城镇化发展初期,影响小城镇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A.产业发展水平B.对外交通密度C.经济发展基础D.区域海拔高程
3.与异地城镇化相比,就地城镇化能够(     
A.改善小城镇的环境B.加剧乡村的老龄化C.全面推进乡村振兴D.拉大城乡间的差异

3 . 读沿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沿线省会城市城镇化率叙述正确的是(     
A.与人均GDP呈正相关B.与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相关
C.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D.从上游到下游呈现西低东高的格局
2.打造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有利于(     
①解决核心城市城市化问题                       ②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
③扩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                       ④促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4 . 城镇化中后期,中国人口流动的城乡结构出现重要转变,将对人口再分布和城镇化及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图为“2010年和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类型及规模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0—2020年,中国省际城乡流动人口(     
A.乡—城流动人口规模增长率最高
B.各类型省际城乡流动人口的占比发生大的变动
C.省际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在增长
D.城—城流动成为当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主流类型
2.与其他类型比,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镇化水平高B.城镇空间结构优化C.城镇基础设施完善D.城镇环境改善
3.应对城—城流动人口快速增长,可以(     
①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大量迁出人口②迁入地城镇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③优化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促进人口均衡分布④流出地营造适合产业转移和人口回流的良好环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信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合作而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下面图甲为网络城市模型图,图乙为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塔式分布图(城市等级划分依据1989年划分标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乙中显示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特点是(     
A.中等城市数量少,城市化水平高B.特大城市发展突出,小城市发展不足
C.没有小城市,城市之间没有联系D.大城市数量少,城市带动作用不明显
2.根据“网络城市”定义,下列不属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措施的是(     
A.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增加节点城市B.加速大城市发展,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
C.加大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D.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23-10-10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6 . 半城市化人口是指人在城市,户籍在农村,生活在城市,根基在农村的流动人口。这些人口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半城市化率(M),半城市化率(M)=(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土地面积C.水资源多少D.生态环境
2.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3.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7 . 联合国人居署曾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布了一份《拉美城市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里,是全球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城镇化水平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拉丁美洲国家城镇化水平较高,其原因可能是(  )
A.第二、三产业发达B.城镇化政策C.人口盲目迁移D.工业化的促进
2.拉丁美洲地区的城镇化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
A.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B.城镇环境得到改善C.产业结构快速成熟D.贫富分化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