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区位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4 道试题

1 . 云南省沧源县(见图1)是有着养蜂传统的贫困县。2021年起,该县邀请我国某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发展特色养蜂业,酿出独有的高级黑蜜,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加快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科研人员还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发明了一种用茅草铺设的隔板做“屋顶”的蜂箱(见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在蜂箱上加盖“屋顶”的主要目的是(     
A.防晒B.保暖C.排水D.防风
2.沧源县依靠养蜂业加快致富步伐,主要得益于(     
①劳动力丰富              ②产品独特质优              ③距离市场近              ④“科政农”协同合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692米。近年来,西和县重视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蔬菜种植业发展,推广标准化种植,打造西和蔬菜品牌,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和县选择蔬菜作为特色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依靠便利交通,扩大销售渠道B.满足周围城镇对蔬菜产品需求
C.鼓励农民回乡,振兴乡村经济D.提高有限耕地的单位面积产值
2.西和县发展蔬菜种植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①雨热同期             ②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             ④无霜期长达全年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 . 桂油是从肉桂树的枝叶、树皮提炼出来的一种天然香料。食物中添加桂油不仅可以使食物保存得更久,还能产生独特的风味,很早就受到西欧人的痴迷。广东省罗定市榃滨镇被评为“中国肉桂之乡”,2022年肉桂种植面积达14.3万亩,占山地面积79%,肉桂产业总产值超过8亿元。图示意榃滨镇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西欧人热爱肉桂却无法种植,限制西欧地区种植肉桂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光热不足B.土壤肥力低
C.降水偏少D.年温差偏大
2.利用榃滨镇桂树枝叶、树皮加工成桂油的工厂最适宜布局在(     
A.榃滨镇B.罗定市区
C.广州市D.云浮市区
2024-03-02更新 | 1047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纬度接近,农业结构不同。造成两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2.丙地是所在省级行政区域重要的粮食产区,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3.与丁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A.水源不足B.热量不足C.土壤贫瘠D.地形崎岖
2024-03-01更新 | 3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5 . “一带一路的建设,给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新的贸易机遇和更广阔的贸易市场。下表示意2015—2020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区域农产品的TⅡ指数,TⅡ指数越高,代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紧密度越强、贸易流量越大、贸易关系越紧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1.351.331.341.381.261.09
东南亚3.523.103.373.293.604.01
0.640.750.710.820.940.98
中亚2.521.711.521.471.711.37
0.410.420.440.420.560.54
中东欧0.200.170.200.200.200.20
1.表中甲、乙、丙分别为(     
A.东北亚、南亚、西亚北非B.东北亚、西亚北非、南亚
C.南亚、东北亚、西亚北非D.南亚、西亚北非、东北亚
2.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农产品的TII指数高,主要是因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     
A.农业合作密切B.地理位置邻近
C.交通联系便利D.国际关系友好
3.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中,东北亚(蒙古、俄罗斯)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是(     
A.蔬菜B.水果C.谷物D.茶叶

6 . 橡胶树要求年均温2627℃、年均降水11502500毫米,适于湿润且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中生长。缅甸山地丘陵广布,多石灰岩山区,受人类活动干扰,面临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图为缅甸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缅甸城市分布的有利条件是(     
A.气候温和B.水源充足C.矿产丰富D.光照强烈
2.与克钦邦相比,仰光栽种橡胶树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降水多B.热量足C.人口多D.温差大
3.缅甸石灰岩山区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全球气候变暖B.土壤盐碱化
C.矿产资源短缺D.土地石漠化

7 . 陕西省洋县C村位于秦岭南麓,是国家级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早期由于多种原因,该村陷入“绿色贫困”困局。21世纪以来,该村立足优势,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提升产业融合度,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发展。下图示意C村有机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陷入“绿色贫困”困局时,农业效益低下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单一B.基础设施落后C.农户年龄偏大D.机械化水平低
2.该村发展有机农业时,最先要着手(     
A.完善交通网B.解决技术困难C.引进劳动力D.扩大市场范围
3.该村的乡村振兴模式利于(     
①推动逆城镇化进程②缓解人口老龄化现象③提升农田地块质量④推动农机制造业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23更新 | 115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024高三·上海·专题练习
名校

8 . 土地是发展之基础、农民之根本。202321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将“一户多块地”改造为“一户一块地”,并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小田并大田”政策目前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区进行试点。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实施“小田并大田”政策的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②土地流转费用高③撂荒和弃耕现象严重④耕地分布不平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小田并大田”政策对安徽省的意义是(     
A.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B.实现农业生产多样化
C.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迁出数量D.缓解耕地非粮化倾向
2024-02-07更新 | 49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单元测试卷)-【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9 .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作为世界范围内跨度最长、潜力最大的贸易区域,不仅提供了重要的出口市场,还为未来出口发展指明了方向。澳大利亚作为农产品重要出口国,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主要竞争对象。下图为2018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附加值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技术附加值的出口变化主要取决于(     
①出口国产品竞争力的提升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距离
③贸易伙伴国进口需求的扩大④出口国农业政策的扶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国和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技术附加值的出口结构反映出(     
A.中国出口农产品以高等级技术附加值为主
B.中国出口农产品与进口国市场需求更匹配
C.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与进口国市场需求更匹配
D.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以低等级技术附加值为主
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产品正逐步进入沿线国家日常生活,其影响有(     
①扩大了产品销售市场②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合作
③我国获得更充足的能源供给④促进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 . 陕西洋县地处汉江上游,是国家重要水源涵养地,建有汉中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6%。为走出绿色贫困困局,洋县依托资源环境禀赋,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找到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的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洋县陷入“绿色贫困”困局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位置偏僻B.森林资源产值低C.自然资源贫乏D.产业开发受限制
2.洋县发展有机农业的突出优势是(     
A.生态环境优越B.国家政策支持C.劳力廉价D.市场广阔
3.除延长产业链外,当地实现乡村振兴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逐年扩大有机农业规模②发展生态旅游③打造有机农业特色品牌④承接东部产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4-02-06更新 | 77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单元考点卷)-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