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为某区域中心中心城市不同年代的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分析该城市制造业的空间变化,与其变化不相符的是
A.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
B.在城市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
C.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散的趋势
D.制造业重心有北迁的趋势
2.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2 .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年已经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10-11高一下·黑龙江牡丹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②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
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31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10-11高三上·江苏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读1990~2020年我国就业结构变化趋势图,关于1990~2020年我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超过70%
B.1990~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最多
C.2020年第一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D.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少
2016-12-09更新 | 89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3-14高二上·福建福州·期末
5 .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3.该鞋厂如果要改变企业在生产环节中的不利地位,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需要:( )。
A.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B.企业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
C.进行产业空间转移
D.尽量节省生产成本
6 . 制造业外包是以外加工方式将生产委托给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分散风险,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目的,读1990年至2008年我国各产品承接制造业外包比率(我国某产业承接的美国制造业外包率等于我国该产业向美国出口所有中间产品产值占该产业总产出的比重)变化趋势表(单位:%),完成下题

1.1990年至2008年,我国承接的美国制造业外包比率增幅最大的产业是(   )
A.一般机械B.冶金
C.纺织D.石油
2.我国成为美国制造业外包主要承包国家的主要优势是(  )
A.制造业产品质量精良,竞争力强
B.制造业体系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
C.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
D.由强大的科研究系技术支撑
3.美国制造业外包,有利于美国(    )
①增加大量就业机会  ②加强研发与生产的联系
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拓展产品国际市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11-12高一下·新疆·阶段练习
名校
7 .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装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如下图所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开始建设半导体产业高新区,目前成为我国唯一能够实现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但是,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光刻机)领域还处在劣势。

   

(1)推测1980—2009年半导体产业从日本转出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半导体产业的第三次转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3)推测长沙市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应采取的措施。

9 . 斑铜是云南特有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它“妙在有斑,贵在浑厚”。其中的生斑采取天然铜矿石加工而成,斑矿罕得,原料不易,产品甚少,被称之为稀世珍品。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工艺虽复杂,但不愁原料,产品较为丰富。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作为传统工艺品的云南斑铜闻名于世主要得益于(     
A.铜矿资源稀缺B.斑纹浑厚精美C.工艺制作复杂D.文化内涵深厚
2.与生斑相比,熟斑(     
A.产品品质更好B.加工过程简单C.原料来源丰富D.市场需求更大
3.斑铜制品的生产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聚主要原因是(     
A.斑矿罕得,原料不易,产品甚少B.不愁原料,产品的种类较为丰富
C.基础薄弱,企业生产协作条件差D.多作收藏,受众小而市场需求少
2021-03-03更新 | 93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模块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黑龙江省春季平均风速达5.1 m/s;春季风日数约占全年的41.8%。黑土区耕地表土松散、底土黏重,并有季节冻土层。下图为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等值线图(单位:米)和甲地冻土冻融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林都”伊春因森林停伐后原有的林产工业生产要素(加工技术、产业工人等)出现大量闲置。为此,伊春市政府与黑龙江省的进口原木加工复出口试点口岸绥芬河进行产业合作,将闲置资源转移到绥芬河市并共同建设了“伊春—绥芬河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

材料三 中俄海关达成协议,从绥芬河口岸出口果蔬,俄罗斯口岸免检。随着“绥芬河—莫斯科”跨境铁路运输线路的开通,绥芬河正成为全国最大对俄果蔬出口集散地。


(1)分析黑龙江省春季表层黑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说出影响黑龙江省最大冻土深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并简述甲地最大冻土深度的时间分布规律。
(3)简述伊春与绥芬河合建“木材储备加工物流园区”对两地林产业的有利影响。
(4)简析绥芬河果蔬远销俄罗斯欧洲地区的优势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