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1 道试题

1 .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人口和经济状况下,为了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是将水资源相关消耗折算成水域面积的综合核算方法。下图示意2010一2021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北京和天津,主要是由于河北省(     
A.人均水资源量少B.水资源短缺
C.农业生产耗水量大D.水源水质差
2.京津冀三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B.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C.降水量较平均值偏多D.水源质量不断提升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经历了由日本转移到韩国,再由韩国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过程,近年来有向东南亚转移的趋势。我国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提出要加强国内大循环生产能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下图为韩国制鞋业出口额变化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图。

(1)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图,指出制鞋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制鞋业向东南亚沿海地区转移的原因。
(3)针对我国制鞋业在国际分工和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4-11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怀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黄河尾闾河道改道频繁。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河道曾各有一次改道(一次是自然改道、一次是人工改道)。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不仅影响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且给河流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海域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下图示意1934年以来黄河尾闾河道分布和海岸线变迁。



(1)说明历史上黄河尾闾改道频繁的自然原因。
(2)简析1934~1964年黄河海岸线变迁趋势的成因。
(3)据图分别指出1964年、1976年黄河尾闾两次改道的过程,并解释判断依据。
(4)推测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断流的主要原因。
(5)分析黄河下游经常断流对河口三角洲及海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4-03-0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文综试题-高中地理

4 . 新型城镇化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其重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而新型城镇化是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的社会结构。随着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从青壮年迁移到青壮年带着老人和孩子一同迁移(家庭式迁移)的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②提高商品房价格③改革户籍制度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家庭式迁移”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为孩子提供良好环境B.现代交通条件便利
C.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2024-04-01更新 | 918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示意吉林省东北部某地2020年11月19日2时气温垂直变化趋势。此时该地的降水状况为雨夹雪,19日10时前后转为雪,地面气温为-6.3℃,并继续降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图示时刻放飞的气象气球,先飘向西南后逐渐转向东北,是因为(     
A.海陆风转换B.对流运动C.逆温层影响D.锋面过境
2.该次降水过程的水汽来源于当地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3.19日10时后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冷高压B.低压槽C.暖锋D.气旋
2023-05-14更新 | 76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等2地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7 . 雅丹,又称风蚀垄槽,主要是由连片的风蚀丘、台组成的特殊地貌。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广泛发育且形态多样。罗布泊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湖底地层上、下部的主要岩层分别是砂质粉砂层、黏土粉砂层。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演化过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罗布泊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     
A.①③②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①④②
2.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有(     
①风蚀残丘体积增加②成为“水上雅丹”③雅丹完全消失④发育流线状垄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曲是指近似环形的、形如蛇行的弯曲河段,多见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坦地区。当河床坡度减小后,河流的侵蚀发生改变,致使河道发生弯曲。延川县内的黄河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中规模最大、最密集的蛇曲群。该地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发育与河流的侵蚀方式、地壳升降运动、河岸岩性等密切相关。下图为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河流沿峡谷穿行流淌,河道形态恰似“Q”字形,犹如嵌于山岩之间)河段及其景观图,图示河曲颈又称蛇曲颈。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延川黄河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当地计划在右图黄河蛇曲河段新建一个村落,应选择在该河段的哪一侧(甲处或乙处)? 并分析其选择的合理性。
(3)分析图示蛇曲河段的未来发育趋势。

9 . 下左图为“12月24—27日某城市天气预报示意图”,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左图中某天气系统过境后,该城市的天气变化趋势是(     
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B.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阴D.气温升高、气压升高、天气转阴
2.该城市12月26日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上右图中的(     
A.①变大、②变小B.①变小、③变大C.②变大、④变小D.③变小、④变大

10 .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我国已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表示1997—2017年中国碳排放演变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应对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B.气候变暖C.酸雨D.物种灭绝
2.关于我国各地区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多B.西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最多
C.中部地区的碳排放量最少D.东北地区的碳排放量增速加快
3.下列措施中,可帮助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的有(     
①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③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④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7-07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