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34 道试题

1 . 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人口和经济状况下,为了维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水资源消费和消纳水污染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面积,是将水资源相关消耗折算成水域面积的综合核算方法。下图示意2010一2021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北京和天津,主要是由于河北省(     
A.人均水资源量少B.水资源短缺
C.农业生产耗水量大D.水源水质差
2.京津冀三省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B.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C.降水量较平均值偏多D.水源质量不断提升

2 . 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城镇化率超过30%时,国家进入高速城镇化阶段。如图为中日韩三国城镇化进程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大约开始于(     
A.1975年B.1985年C.1995年D.2005年
2.2020年后,日本城镇化的趋势是(     
A.郊区城镇化明显B.过度城镇化突出
C.滞后城镇化明显D.出现逆城镇化趋势
3.韩国在快速城镇化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是(     
A.城镇房价迅速上升B.中小城镇数量增多
C.全球气温不断上升D.大城市用地规模减小

3 . 近年来,世界各国乡村人口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且在东亚和南亚、北非和南非以及拉丁美洲国家尤为普遍。日本农政学家将人口收缩背景下的乡村空心化过程总结为三个阶段——人的空心化、土地的空心化、乡村的空心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村庄机能临界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最先导致人的空心化的是(     
A.工业化加速B.生育观念改变
C.特大城市出现D.城市发展政策优惠
3.缓解乡村空心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加快乡村城镇化速度②促进乡村教育、文化的发展
③重化工业转移到乡村④增加普通服务业等就业岗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4-01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雄安新区部分高中高考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一模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坐落于瓦里关山顶46°17'N,160°54'E,海拔3816m,是世界气象组织在全球大气观测计划在欧亚大陆唯一的内陆站,其观测资料代表较大尺度(一般为数千千米)大气不直接受人为污染影响且混合均匀之后的平均状况。N2O是大气中第三重要的长寿命温室气体,大气中的排放源包括自然排放源和人为排放源。自然排放源主要来自土壤、沉积物和水体中的微生物作用过程产生的N2O。人为排放源主要来自氮肥施用和牧场粪便产生的农业排放,以及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是N2O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01~2018年,瓦里关大气本底浓度增长趋势与全球变化趋势一致,增长率的增加趋势主要与排放源的增加有关。图示意瓦里关站及其周边地区。



(1)说明瓦里关站作为全球大气本底站选址的科学性。
(2)指出瓦里关站周边地区N2O排放源的总体特征。
(3)推测导致瓦里关大气本底N2O浓度呈增加趋势的原因。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崖丹霞是一种独特的丹霞地貌,以弧形环崖为特色,四川马边是我国环崖丹霞的典型分布区之一。古地质时期,四川马边发育了坚硬的砂岩和松软的页岩,后经内、外力作用,区域地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形成环崖丹霞,具有环崖、顶平、壁陡、麓缓的特征。图示意四川马边环崖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1)据图简述环崖丹霞前期和中期流水侵蚀作用的差异及原因。
(2)从河流两岸岩性和地质构造差异的角度,分析环崖丹霞发育后期河流定向侧蚀的原因。
(3)参照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演变过程,推测该地环崖丹霞的演化趋势。
2024-03-1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多校高考二模地理试题18题原题及变式题

6 . 蒸散发是指水分从陆面转化成水蒸气进入大气的所有过程的总和,包括各类自由水面蒸发、陆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下左图示意珠江、海河和塔里木河三流域年及季节实际蒸散发量的比较,下右图示意1961—2011年三流域年及季节实际蒸散发量变化趋势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信息表明(     
A.塔里木河流域各季节蒸散发量均最小B.塔里木河流域各季节蒸散发量均有增加
C.珠江流域蒸散发量逐年减少D.海河流域蒸散发量的季节变化最小
2.与另外两个流域相比,塔里木河流域年蒸散发量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流域面积B.平均气温C.年降水量D.海拔高低
3.1961—2011年塔里木河流域蒸散发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A.农作物产量提高B.生态环境恶化
C.流域面积扩大D.年降水量增加
2024-02-05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衡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综合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斗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其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位于横断山脉中部的白马雪山某研究区冰斗地貌发育明显且典型,针对冰斗的形态特征和海拔高度,可将本区冰斗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末次冰期早期、末次冰期冰盛期、全新世新冰期)形成的共四个冰斗,Ⅱ时期的两个冰斗范围内有冰川湖(图中深色区域)。研究发现在四个冰斗形成时期该山区气候整体呈变暖趋势。下图为该研究区各冰期冰斗位置图。


(1)说明Ⅱ时期冰川湖的形成过程。
(2)分析四个冰斗分别对应的时期。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花高段(花园口至高村段)1971-2016年间,河床泥沙冲淤量(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不断变化,河槽形态(河宽与水深)变化明显。1985年龙羊峡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的来水量与来沙量都明显减少;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来水量稳中略升,来沙量显著减少。下图示意黄河下游花高段位置、逐年累计冲淤量、河槽形态变化(a示意黄河形态、b示意黄河花高段、c示意黄河花高段逐年累计冲淤量、d示意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变化)。


   
(1)指出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特征的变化。
(2)判断黄河花高段河槽萎缩最明显的时段,并阐述其萎缩的过程。
(3)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花高段河槽趋于窄深,分析其原因。
(4)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推测黄河花高段河槽形态未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023-07-26更新 | 50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0 . 表碛的厚度对冰面消融起着加速或抑制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科其喀尔冰川位于西天山托木尔峰南部,其末端海拔3000m左右,地势相对开阔,6~9月平均气温6.8℃,地形上利于消融、理论上也应该是冰川消融最强烈的部位。但实际的观测表明,冰川末端并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冰面湖是由差异消融在冰川表面形成的湖泊,当封闭的冰面湖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冰面湖会出现溃决。图表示科其喀尔冰川冰舌区不同海拔表碛厚度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推进过程中对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使周边地区的气候变暖B.形成独特的流水地貌
C.摧毁沿途地区的植被D.促进土壤发育过程
2.科其喀尔冰川末端不是消融强度最大的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A.表碛厚度大B.冰层厚度大C.太阳辐射弱D.地形坡度大
3.推测冰面湖形成和消亡的过程是(     
①冰面湖溃决,引发冰面湖消亡②冰川表面的消融速度存在差异③高出湖水面的下游冰体不断融蚀出现缺口
④冰面湖的岸边不断融蚀⑤融消速度快的冰面形成洼地,积水成湖⑥冰川表面覆盖的表碛厚度存在差异
A.①②⑤⑥④③B.⑥②⑤④③①
C.⑤①④③②⑥D.④①⑤⑥③②
2023-11-28更新 | 995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