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0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叶尔羌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西北边缘,流域内发育有丰富的冰川。以喀群为界,叶尔羌河分为上、下游:上游河段山高谷深,河谷物质结构疏松;下游河段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流向东北,注入塔里木河,地势相对平坦。下图为叶尔羌河部分河段的分布图。


(1)推测叶尔羌河上游径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
(2)说出莎车所在位置的地貌名称,并说明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叶尔羌河上游含沙量有增大的趋势。试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暖的角度分析原因。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体看东北三省户籍人口10346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446万人;常住人口9851万人,较十年前减少约1100万人。黑龙江、吉林、辽宁常住人口分别减少约646万、338万、116万,下降比例分别为16.87%12.31%2.64%,下降幅度高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储备基地,东北人口流失带来的乡村空心化等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图1示意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变化趋势。

材料二: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人口都经历了由扩张到收缩的变化过程,在不同阶段出现了乡村空心化严重、人居环境破败等现象。自1990年以来,明尼苏达州通过“村村合作”“城乡互联”等策略吸引众多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定居。图2为美国明尼苏达州乡村发展历程。

(1)分析人口流失给东北地区乡村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2)分析1960~199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人口迅速外流的原因。
(3)说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展历程对于我国东北地区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4-04-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4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3 . 雪水比(SLR)是指某地新增积雪深度与融化后等量液体深度(降水量)的比值,是表征积雪深度与降水量关系的重要参数。冰晶从生成到降落地面经历了云内、云下及地表压实过程,这些过程共同影响并最终决定了SLR的大小。2020213日至14日,华北地区中部经历了明显的雨雪过程,1414-20时天津南部和沿海地区SLR有增大趋势。下图示意214日此次降水过程中不同观测时间降水相态的变化精况(图中虚线表示300米等高线)。据此完成下而小题。

1.影响本次降水过程中5时降水相态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植被覆盖               ③地形地势                 ④海陆位置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本次降水过程中天津南部和沿海地区SLR变大是因为(     
A.气温降低与冰晶密度减小B.气温降低与冰晶密度增大
C.气温升高与冰晶密度减小D.气温升高与冰晶密度增大
2024-03-16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三百万年来,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凌空出世,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如图1为青藏高原某地7月同海拔气温的分布状况。

材料二:色林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图2),北部和东部为浅水区。色林错冬半年多大风天气,以西风为主(指从湖泊开始冻结到完全消融这段时期)。研究表明,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扩大,湖冰存在期呈现缩短趋势。青海省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库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优质三文鱼的重要产地之一。



(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藏高原内部气温高于同海拔边缘气温的原因。
(2)解释色林错北部和东部湖岸存冰时间长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湖冰存在期缩短的自然原因。
(4)推测龙羊峡养殖三文鱼经济效益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2023-11-1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5 . 山西兴县地处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境内丘陵棋布,沟壑纵横。下图为该县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1999年以来,该县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谷底的典型自然植被的特征是(     
A.植物垂直结构复杂B.树叶缩小为针状,抗旱抗寒
C.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D.森林常绿,革质叶片
2.该区域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是(     
①大量吸取地下水,坡面地下水资源短缺
②林地稀疏,蒸发加剧,含蓄水源能力降低,土壤变干
③坡面含水率下降,林地退化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
昨日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13日,站立千万年、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的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排石网红景观“桌子腿”(涨潮时淹没,退潮时出露)被发现倒塌,如今仅剩一滩乱石(下图)。



(1)说出“桌子腿”主体岩石类型的基本特征。
(2)据材料简述“桌子腿”景观的形成过程。
(3)推测图中岩壁位置未来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海拔为7556米(位置见下图左),其东坡海螺沟是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沟内拥有低纬度地带海拔最低的冰川和世界第二大冰瀑布(冰川流动在陡坡段呈坠落或滑落状态),冰川下限的海拔约2850米。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在长达2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植被原生演替序列的区城。下图中为贡嘎山远眺景观图。下图右为2017年绘制的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原生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图。



(1)贡嘎山具有“鹤立鸡群的身姿,金字塔般的山顶”,描述其形成过程。
(2)分析海螺沟冰川与森林共存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指出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最具种间竞争力的树种,并说出你的理由。
(4)说出海螺沟冰川退缩的原因,并推测未来SO地气温和空气湿度的变化趋势。
8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下游部分冲积扇分布图


材料二自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注入渤海以来,以宁海为顶点,在河口堆积形成陆地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的三角洲,其中新淤积3000平方公里。黄河三角洲由围绕多期河口河道发育的亚三角洲组成,如下图所示。1934年以前河口改道围绕宁海,之后围绕渔洼。现河口河道是1976年由刁口河改走清水沟后的河道,已行水40多年,其中1996年在入海口附近人工改道,河口由向东南流改向北流,至今没有明显摆动。



(1)描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进入21世纪后,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明显摆动,推测其主要原因。
(3)全球变暖的形势下,加之黄河上一系列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落成,请你预测黄河河口未来的变化趋势
2024-02-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9 .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浑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问题。


   
1.当“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减少D.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2.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实质是(     
A.大气逆辐射的增强B.太阳辐射的增强C.地面辐射的增强D.大气辐射的增强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