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青藏高原的城市经历了快速的扩展过程。研究发现,青藏铁路高耸的路基对藏羚羊的季节性迁徙造成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脆弱的高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左图为青藏高原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右图为青藏铁路沿线藏羚羊活动景观图。


材料二冻融侵蚀是土体或岩隙中的水分反复冻结、融化而使其破碎、移动的现象。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候呈暖化趋势。下表为2013~2020年青藏高原部分自然要素对冻融侵蚀强度加剧的贡献率。

自然要素贡献率
土壤温度40.55%
土壤含水量49.59%
植被覆盖率2.54%

(1)推测铁路建设对藏羚羊活动空间的影响。
(2)请你就如何减小铁路对藏羚羊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合理建议。
(3)从产业的角度,阐述铁路建设对青藏高原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4)简析青藏高原气候暖化对土壤冻融侵蚀强度的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部,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出现了三次间歇性抬升。大型季节性流水在山口流出后形成的洪积扇,沿大青山山前断裂横向展布,彼此间连接形成规模较大的洪积扇群。下图为大青山山前地区较明显的三期洪积扇和采样位置示意图。



(1)比较大青山山前地区三期洪积扇扇体规模差异。
(2)推测该地区三期洪积扇形成时期的气候变化趋势。
(3)说明大青山山前地区三期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2023-04-13更新 | 600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图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5 . 城镇化表示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如图为1901—2015年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示时段内,中国、印度两国城镇化率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是(     
A.中国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快速发展B.印度城镇化起步早,后期发展缓慢
C.中国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低于1%D.印度城镇化率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
2.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率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总量快速增长B.东部地区气候适宜
C.工业化的快速发展D.人口向东南沿海聚集

6 . 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广业结构特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各点分别代农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2.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A.相对平衡B.平衡→不平衡→平衡C.完全不平衡D.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2023-02-2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
2022-06-09更新 | 17313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52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流域高质量发展。下图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0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D.非汛期输沙量
2.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     
A.水土流失强烈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D.受副高影响弱
3.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拓宽,变深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D.缩窄,变浅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2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2021-06-11更新 | 8191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