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几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阅读表格一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表: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

1.上述图文材料说明(       
A.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并不断促进GDP的增长。
B.我国的城市化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
D.我国应积极推进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职能多样化。
2.在很多地区,与城市的繁华成对比,“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却日益加剧,发展农村经济陷入困局。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强户籍管理,控制青壮年进城务工。
B.将农村土地大规模开发成工业区,吸引农民返乡工作。
C.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
D.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市场。
2018-02-10更新 | 3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 . 区域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右图回答下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目前我国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3 .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下面相关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

(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

1.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
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
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
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
2.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①健全社会监管机制②加大科技投入③调整经济结构④提高第二产业比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016-11-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
12-13高二上·湖南邵阳·期中
4 . 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13-14高二上·福建福州·期末
5 .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廉价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B.节能减排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3.该鞋厂如果要改变企业在生产环节中的不利地位,提升自身的产业价值,需要:( )。
A.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B.企业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
C.进行产业空间转移
D.尽量节省生产成本
6 . 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0年底,广东常住人口达1.05亿人,但户籍人口仅为8500万,很多外来人口
因为没有取得当地户籍,在住房、社保、教育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由于城市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交通、住房和环境问题。
材料三   咸潮又叫海水倒灌盐水入侵,多发生在河流苦水季节的河口附近。当河水位低于海面时,海水便会逆流入河道,导致河水和附近地区的地下水变咸、恶化。近些年来,珠江口一带咸潮有恶化的趋势。有人认为,城市化是咸潮恶化的原因之一。
⑴根据材料一,描述广东省城市化的发展特点
⑵说明珠三角地区未来城市化的发展方向
⑶推断城市化为什么会导致咸潮恶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2016-12-12更新 | 1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模拟最后一卷地理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锗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通信、航天航空、军事武器和新能源领域应用广泛。查明的锗资源储量约一半与煤矿伴生,称为煤层型锗矿。产自于煤系沉积物中的锗矿,其中一部分由富含锗的岩石在一系列外力作用下,形成于泥炭沼泽、湖滨等环境中。我国锗储量居世界第二,是全球锗矿产品生产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锗出口国。20237月,我国宣布对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下图为2011—2020年世界锗产量和中国锗产量占世界比例变化示意图。表为2017—2021年我国锗供需情况和产量结构。


原生锗产量国内消费量净出口量原生锗供需平衡二次回收锗产量
20177910059650186468041200
2018949007505013262658828000

2019

857007823017854-1038421000
202097000115000-192-17808
202111000013000029308-49308-

(1)据材料,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煤系沉积物中锗矿的富集过程。
(2)根据数据分析我国锗矿在开发和利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可行性措施。
(3)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我国对锗进行出口管制的原因。
2024-02-06更新 | 361次组卷 | 8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超级锂电池,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美国特斯拉在美国内华达州兴建了超级电池工厂。从原料到成品,整个电池生产、回收过程在一个工厂内完成。2018年7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任宇翔在特斯拉中国总部接受采访时介绍,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在北京,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及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等。


(1)说出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将整个电池产业链集聚在一个工厂的意义。
(2)分析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设立在北京的原因。
2023-05-19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布提共和国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荒漠广布,极度贫困。境内的阿萨尔湖是全球盐储量最大的盐湖之一,湖水盐度高达34.8%,湖底有通道(裂隙)与塔朱拉湾连通,数千年来湖泊水位十分稳定。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吉携手合作,2015年,中国企业开始与吉布提政府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盐资源,经过几年的发展,现代化的盐业码头、运盐铁路和盐化工产业基地已投产运营,为吉布提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下图示意吉布提阿萨尔湖位置。



(1)说明阿萨尔湖形成并演化为高盐湖泊的过程。
(2)说出吉布提与我国企业合作在阿萨尔湖附近共建盐化工产业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阿萨尔盐湖开发项目”对吉布提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3-06-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核电站是将核能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热量,大约每秒钟需要11~12m3流量的冷却水降温,冷却水往往被视作核电站正常运转的“血液”。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核能成为当下重点发展的能源产业方向之一。徐大堡核电站,选址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徐大堡镇,是中俄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关键机组的部分设备主要来自俄罗斯。下图示意徐大堡核电站位置。



(1)说明环渤海地区布局多座核电站的可能原因。
(2)从地理角度,简述徐大堡核电站采用中俄合作方式建设对两国共同的有利影响。
(3)有专家认为在我国环渤海地区开展核电建设需要审慎决策,说明其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