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下图为“2000年与2010年某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可以反映出2000~2010年该地区
A.区域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
B.人口流动由经济因素主导
C.人口分布出现集中的趋势
D.人口流动的活力逐渐减弱
2.为缓解该地区发展压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合理措施是
①推动次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②加强该地区西北方向工业污染的治理
③不断明确各个城市职能分工
④将该地区产业大量转移到周边地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 .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德国B.澳大利亚C.日本D.阿根廷
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3.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2019-04-16更新 | 92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城市间创新联系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彼此开放、紧密联系,建立更太空间范围内对技术、知识、信息等关键要素的共享,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在城市最大引力线图中,某一城市被连接的次数越多,表明该城市引力越大,中心地位越高。下图为2013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的最大引力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长江经济带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的主要特征是(   
A.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低
B.西部各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最高
C.各城市间创新联系强度均衡
D.大致呈自东向西减弱的趋势
2.与上海市相比,成都市最大引力线更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上海城市服务水平低于成都       
②上海市周边创新城市较多
③成都市交通运输更便捷       
④成都市创新联系较独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几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

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
(2)西宁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 、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3)196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在此建立,此后底特律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市”。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是1900—2010年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1)试分析五大湖地区早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20世纪70年代以后底特律市出现工业衰退和城市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3)试分析底特律市未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
2018-09-12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高考班)试题
6 . 读我国东部部分省区农业结构变动表,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山东
种植业比例-+
林业比例-+····
牧业比例+-+-··
渔业比例+·
农业结构变化率%
(1978~2005年)
36.335.1956.9520.916.3714.4552.05

注:“+”代表上升   “-”代表下降   “ · ”代表稳定
农业结构变化率数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
1.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具体表现为
A.北方农业结构的变化幅度小于南方B.种植业、林业几乎都呈现下降趋势
C.牧业多为稳中有升D.渔业比例变化不大
2.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工业、交通等发展占用耕地B.城市化发展对农产品消费增加
C.大量开发荒山、滩涂等后备土地资源D.外向型农业发展,促进生产调整
2019-03-08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南省湘潭县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永州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文科地理试题
7 .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占总人口的比重.读中国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20世纪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该时期我国()
A.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B.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C.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D.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2.1978年后,我国城市化率增长趋势明显,说明我国()
A.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B.工业化率迅速增长
C.工业用地面积扩大
D.城乡差别加大,人口迁移加快

8 .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l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时间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技术密集型
2001~2005-2.350.870.522001~20131.510.66-0.08
2006~2010-1.102.131.35
2011~20130.880.211.31
1.2001~2013年,“粤东西北”(  )
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
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
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
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
2.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
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
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
3.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
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
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
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9 .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倍之多,70%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时间一般为12天,每隔3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该服装品牌销售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航空B.公陆、水运C.管道、铁路D.管道、航空
2.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节省建厂成本B.扩大生产规模C.延长产业链条D.缩短生产周期

10 . 通常,用L(d)值表示某类企业的集聚程度。L(d)>0表示企业空间呈集聚分布趋势,L(d)=0表示企业空间呈随机分布趋势,L(d)<0表示企业空间呈扩散分布趋势。读我国某城市不同时间段批发企业的L(d)值距市中心的远近边边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四个时间段北京批发企业
A.集聚程度降低B.正向郊区迁移C.数量猛增D.规模扩大
2.该城市批发企业集聚主要是为了
A.增强企业间技术协作B.降低企业间产品运费
C.共同利用基础设施D.形成产业链
3.影响北京批发企业空间分布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价格B.劳动力价格C.交通建设D.政策引导
2018-10-27更新 | 576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