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钢铁工业是巴西的重要工业部门,其铁矿石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铁矿石平均铁品位55%。圣卡塔琳娜州的贝罗奥里藏特南部的淡水河谷是其铁矿石最大产地,巴西铁矿石主要通过图巴朗港口输出(图1、图2)。煤矿集中在圣卡塔琳娜州(64%)、里约州(33%)。但巴西的焦煤资源和产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2015年进口量达到1100万吨,哥伦比亚是重要的焦煤进口国。


材料二:巴西炼铁工业生产有一大批小型木炭基(以木炭作为燃料)高炉,其木炭基高炉生铁生产比例在世界上最高;生产直接面向出口的贸易生铁。2014年,巴西有4.5万公顷的速生桉树作为木炭的薪炭林。下表为两种高炉生产1吨生铁排放主要气体的比较数据。

O2

CO2

木炭基高炉

203kg

-890kg

焦炭基高炉

-990kg

1750kg


(1)指出巴西钢铁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巴西木炭基高炉生产生铁比例高的原因。
(3)与焦炭基高炉相比,推测巴西木炭基高炉的布局特点。
2021-03-18更新 | 454次组卷 | 6卷引用:难点09工业生产-2021年高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专用)
2020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综合题 | 适中(0.65) |
2 .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地优化调整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公式表示为:产业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比重÷就业的产业比重)-1。若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表1   2007年上海、北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比较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均GDP(美元)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上海0.846.652.66.139.854.18728
北京1.126.872.15.923.071.17654

表2   2007年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表

世界高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
第一产业比重(%)3.61.89.5
第二产业比重(%)29.228.031.9
第三产业比重(%)67.270.258.6
人均GDP(美元)795837566
2337

材料二: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到2020年上海人均GDP达25000美元左右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主要有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维持在0.5%~0.8%左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5%,调整到30%左右,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提高15%,调整到70%左右,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上海2020年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的合理性。
2020-12-3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18.4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讲义+练习)-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3 . 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市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光伏制造设备的本地化率已经超过50%;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电子化学品原料的同时,还针对单晶硅和多晶硅生产中的化学品污染问题,主动研发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对遥远地区的风能、光伏等发电装置的远程监控、运行管理和维护技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生产成本较低B.原料资源丰富
C.交通位置优越D.市场需求量大
2.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技术研发和创新
D.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3.2016年,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列全国第五,仅次于4个太阳能资源一类地区——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13-14高三上·浙江温州·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如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
A.南高北低B.中部高,南北低
C.东高西低D.东南高,西北低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
A.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2019-06-23更新 | 442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年高中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仿真演练:专题一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

5 . 江苏无锡是中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自2001年首家中澳合资光伏企业成立至2011年,无锡光伏产业发展实行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关键零部件、生产设备和销售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016年,无锡市太阳能电池产能占全国总规模的50%以上,已形成包括光伏材料、电池原件、光伏组件、逆变器、运维服务、数据管理等各生产环节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2001~2011年间无锡光伏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生产成本较低
B.原料丰富
C.交通位置优越
D.市场需求量大
2.无锡光伏产业在短短10多年间,从两头在外发展模式到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智能化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
C.技术研发和创新
D.废化学品的回收再利用
3.在东部沿海各省区中,江苏省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居首位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能资源丰富
B.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扶持
C.清洁能源市场需求量大
D.光伏全产业链的强力支撑

6 . 下表是1995-2014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项目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1995年

2000年

人均GDP

73.9

73.6

科学家与工程师

占从业人员比例

128.2

157.3

出口依存度

24.8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

固定资产投资

51.7

48.7

1.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14年期间(  )
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
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
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
①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②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018-11-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第2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2课时 测试
7 .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食醋在中国有2000年的历史,食醋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文化典故,四川保宁醋始于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系全国四大名醋之一。它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以六十多道名贵中药材制曲,取优质泉水精酿而成,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有益于健康的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抗病抑癌之功能。保宁醋主要销往川、渝、云、贵等省区,并出口到世界一些国家。

我国食醋区域化口味差异较大、品种较为单一,地方特色食醋产品较多,品牌主要有江苏恒顺、山西水塔、北京龙门、四川保宁、天津天立、河北珍极、上海宝鼎、山东玉兔等,这些食醋品牌企业的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与国际食醋行业比较,我国食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我国年人均食醋消费量2.3公斤,日本79公斤,美国65公斤。

(1)简析保宁醋能占据西南地区的原因。
(2)指出保宁醋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从市场和文化两个方面说明保宁醋未来要壮大并提升自身的举措。
8 .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水平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单一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两省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具有共同的优势为(  )
A.劳动力数量多B.基础设施完善C.工业化水平高D.矿产资源丰富
9 . 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各经济要素的比较,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注:土地开发强度是指建设用地总量占行政区域面积的比例。
1.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相比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人均GDP低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B.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低
C.交通运输欠发达D.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2.就土地开发强度而言,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
A.基本农田和绿色生态空间减少得过快过多B.城市用地面积少
C.土地资源浪费少、利用效率高D.可供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多
2018-08-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0 .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左图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东高西低B.南高北低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2.依右图所示,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B.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C.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D.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2017-11-3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30题系列 高二地理 小题好拿分【基础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