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业地域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县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对于完善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地理划分,核算县域所在地区碳排放的占比情况,绘制了2000-2017年四大经济区域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情况(暂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下图)。



(1)据图可知,西部地区对中国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增速较快,试从国家战略角度推测其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碳排放占比发生变化的原因。
(3)有专家提出:在人均碳排放水平高的县域引导人口适当向城镇集聚,可降低人均碳排放增长强度。请解释其原因。
2022-11-0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2 .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首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虽然规模不大,但都拥有各自的“拿手好戏”,很多是行业内的“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与大型企业协作关系密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不属于“小巨人”企业在我国大批涌现的原因是(     
A.市场标准化的影响B.经济发展导致高品质需求的快速提升
C.产业专业分工协作生产的趋势D.国家政策支持引导
2.这些“小巨人”企业未来几年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②专做一个产品或几个产品
③步入其他行业,降低市场风险
④主动融入大企业的产业体系,与之协作配套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7-0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产业集聚是制造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方式,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比例从69.0%横升至82.8%,集聚范围多发生在0~50km的短距离范围。产业协同是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领域之一。下图示意某年不同企业规模行业集聚强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不同企业规模行业集聚强度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大企业在0~25km集聚强度特别高,受空间尺度影响大
B.大企业在50~200km集聚强度较高,受空间尺度影响小
C.小企业集聚发生范围比大企业要小,受空间尺度影响小
D.小企业与大企业的空间集聚趋势接近,空间尺度影响小
2.有关产业集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高建设成本降低内部交易费用B.细化内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C.快速获取本行业所需的各类信息D.加剧竞争遏制企业内部创新驱动
3.从长远看,北京市最可能发生此类集聚现象的产业是(     
A.钢铁制造B.会展策划C.电子产业D.石油化工
2022-07-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历史重任。“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全球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某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对沿线国家整车出口的销售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我国该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车出口最多的产品应用于(     
A.普通铁路B.地下铁路C.磁悬浮铁路D.高速铁路
2.我国该企业在印度设立了生产铁路电机的合资企业,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减少用工成本B.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C.提高产品质量D.契合当地经济政策
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该企业产品(     
A.高端化趋势明显B.逐渐转回国内生产
C.低价化趋势明显D.生产成本不断降低
2022-11-03更新 | 40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
2022·天津·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5 . 核心期刊是指学术信息量大、文章质量高,能够代表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时空演变反映出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下表示意1992~2017年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类别分类依据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
主办城市结构组成占比直辖市/%48.4053.9753.8350.9250.1748.3648.7849.85
省会城市/%43.7237.6538.8440.2941.5443.0042.8441.27
其他城市/%7.888.387.338.798.298.648.388.88
重心经度/E116°03′116°06′116°01′116°02′115°51′115°53′115°44′115°42′
纬度/N36°07′36°18′36°20′36°10′36°01′35°48′35°46′35°39′
1.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分布不均,梯度递变B.分布均匀,差异较小
C.整体分散,局部集聚D.整体集聚,局部分散
2.我国核心期刊主办城市重心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城市经济衰落B.南方城市科教兴起
C.西部地区人才流失D.中原地区底蕴深厚
2022-05-3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天津卷)

6 . 在技术与产业变革大背景下、产业之间逐渐出现融合新趋势,而承载着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正逐渐成为新途径。下图为全国及东、中、西部产业融合水平变化趋势(数字越大,融合水平越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9~2019年,产业融合水平(     
①全国逐年上升②东西部差异变大③西部增速最慢④呈西高东低趋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我国东部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地租便宜B.矿产丰富C.技术先进D.人口众多
3.提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②减少生产投入费用③提升服务科技含量④防止外国资本进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清中、河中、北中、惠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也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国。中国石油消费量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预计到2020年,石油缺口2.5亿至4.3亿吨。中国正力求使从西亚进口石油实现多样化。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出口国,主要输出到欧盟、东亚等地区。伊朗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化产业、炼油工业(石化工业可以将炼油工业的产品进一步的深加工)等蓬勃发展,已成为国内支柱产业。下图为伊朗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对我国的意义。
(2)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经过长时间开采,该国石油资源逐渐减少,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为该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简析伊朗大力发展炼油工业对本国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022-06-18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州新源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呈抬升趋势,但未来增长潜力会变得越来越小。专家分析,今后东北与西部地区将承担粮食生产的重任。下图示意2001~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统计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9年,我国(     
A.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较小B.小麦单产明显降低
C.三大主粮产量仅由播种面积决定D.稻谷单产有所增加
2.制约我国未来粮食增长潜力的因素最可能有(     
①后备耕地面积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③农民种粮积极性④化肥、农药使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6-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9 . 国际上将城镇收缩定义为:人口规模在1万以上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面临人口流失超过2年,出现结构性经济危机的现象。下图为2000—2017年东北三省收缩型城镇行业结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三省收缩型的行业结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统产业比重明显下降B.现代服务业务的比重明显上升
C.食品加工和住宿餐饮业增幅相当D.电力、燃气比重有上升趋势
2.东北收缩型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心城市生产要素的集聚性加强
②青壮年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比重过大
④新型小城镇建设速度过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为应对东北地区的“城镇收缩”,下列措施中最为可行的是(     
A.鼓励生育,增加移民,提加人口总量B.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限制传统产业发展
C.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D.鼓励大规模合并空间邻近的收缩型城镇
2022-07-01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 . 下图示意湖南省产业比重变化,自内向外环形分别代表1980年、2000年和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D.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
2.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     
A.工业化停滞不前B.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
C.第三产业越来越突出D.城镇化水平变化不大
2022-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