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环境保护]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

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
2022-06-14更新 | 6679次组卷 | 14卷引用: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2 . “北溪2号”管道是德国和俄罗斯联手建设,跨越波罗的海直接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总长1224千米。建成后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盟国家每年输气550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欧洲的能源压力。右图示意“北溪2号”输气管道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北溪2号”项目的根本原因是(     
A.俄欧之间天然气供需差异B.天然气无污染、燃烧率高
C.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D.管道输送损耗小,成本低
2.与陆上天然气管道相比,“北溪2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其最主要目的是(     
A.缩短管道长度B.降低施工难度C.减少周边国家制约D.减少陆地植被破坏
2023-07-20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单元卷)-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铁路轨距是铁路两条钢轨间的内侧距离,各国因国情等原因采用不同轨距。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规定1435mm为国际标准轨距,在亚欧大陆,前苏联多采用1520mm宽轨,中国和欧盟国家多采用1435mm标轨,东南亚国家多采用1000mm和1067mm窄轨。为适应中欧等国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经过多国协商,2011年首列“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到达德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窄轨铁路相比,宽轨铁路具有更好的(     
A.气候适应性B.弯道通过性C.路轨兼容性D.高速稳定性
2.轨距差异对中欧班列的主要影响是(     
A.减缓运行速度B.降低转运成本C.延长运输时间D.扩大贸易范围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速铁路(下称“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高速交通方式,能显著改善区域的可达性,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伴随着“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的全面展开,中国已经步入高铁时代。下图示意2013年中国省会城市的高铁服务价格分布。

(1)分析影响城市高铁服务价格产生差异的因素。
(2)与普铁相比,推测近年来更多人群选择高铁出行的原因。
(3)哈尔滨、福州、南宁通往其他省会城市的平均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022-01-28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4.1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精练)-【精讲精练】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同步精讲精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