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A.进水区B.出水区C.水稻区D.螺沟区
2022-06-14更新 | 13201次组卷 | 70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地理真题

2 . 将养殖场废弃物和农田秸秆等处理生成甲烷,并通过内燃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是生物质天然气利用的重要方式,既可发电还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下图为该项目实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项目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2.处理后的沼渣、沼液施用于农田,会(     
A.减少土壤有机碳含量B.减弱土壤通气性
C.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状况D.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
2022-06-13更新 | 8858次组卷 | 59卷引用:2022年6月新高考浙江地理高考真题

3 . 图左示意我国某热带雨林地区人工多层经济林模式,图右示意我国某地区“猪沼果”模式,二者均为生态农业模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左模式中能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①土地②水③光照④热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目前,制约图右模式在我国南方农村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劳动力B.环境、资金C.原料、运行管理D.降水、技术
3.与图右模式相比,图左模式的环境效益凸显在(     
A.减少土壤污染B.减少水污染C.减少大气污染D.减少温室气体
2021-12-28更新 | 6800次组卷 | 41卷引用:易错点09 农业的区位因素-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易错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适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



(1)结合图,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
(3)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021-10-20更新 | 7293次组卷 | 34卷引用:考点4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福建·高考真题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2021-11-11更新 | 5642次组卷 | 30卷引用:专题39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6 .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D.保障粮食供给
2.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提高农业科技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D.提高耕地质量
3.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台田B.种植绿肥
C.轮作休耕D.扩建大棚
2022-02-10更新 | 263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7 .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2.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2021-08-15更新 | 3809次组卷 | 54卷引用:专题08城市与乡村-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天津新高考专用)

8 .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周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目的是(     
A.增加室内外温差B.减少病虫害C.减少水分蒸发D.减少能量损耗
2.“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3.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B.夏季、秋季C.春季、冬季D.秋季、冬季
2020-10-03更新 | 4120次组卷 | 47卷引用:专题03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22年高三毕业班地理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天然橡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南橡胶种植面积快速增长,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区。下图示意在橡胶林下种植高温型食用菌的生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此评价该生产模式在海南推广的条件。
2020-10-09更新 | 3677次组卷 | 15卷引用:专题10 农业-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低碳茶业是指在茶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较少物质投入,获取较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下图)。茶园是温室气体吸收的汇,具有生态固碳能力和潜力。2019年福建省茶园面积近2200km2,目前正积极推进低碳茶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展低碳茶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有(     
A.降低茶园的建设成本B.丰富当地的茶树品种
C.提升茶农素质与工资D.利于茶叶提质与保量
2.提高茶园生态固碳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A.茶园行间铺草、套种绿肥B.培养树冠、减少树间空隙
C.减少茶树采摘次数,增加地表枯枝落叶D.增加茶树种植密度,减少茶园土壤裸露
2022-01-22更新 | 101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