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2.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A.进水区B.出水区C.水稻区D.螺沟区
2022-06-14更新 | 13131次组卷 | 70卷引用:云南省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2 . 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必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藏粮于地”强调可持续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部分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这样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下图示意我国2016年耕地等级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藏粮于仓”相比,“藏粮于地”会(     
A.提高粮食生产成本B.减少粮食浪费
C.减少粮食需求量D.保障粮食供给
2.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A.提高农业科技B.实行精耕细作
C.扩大耕地面积D.提高耕地质量
3.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地区实现“藏粮于地”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台田B.种植绿肥
C.轮作休耕D.扩建大棚
2022-02-10更新 | 26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县美澳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
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
2.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
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
2021-08-15更新 | 3803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文莱拥有海洋面积约3.8万km2,长期以海洋捕捞业为主,海洋渔业资源面临压力。1982年,文莱颁布近海渔业限捕令,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但当地人工养殖技术落后,种苗主要依赖进口,水产品加工能力弱,鱼产品不能满足国内市场。2019年,我国广西H企业与文莱开展渔业合作,利用当地鱼种培育出人工繁殖的鱼苗,首次实现鱼苗供给本地化。目前,该企业正在文莱打造“种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鱼产品除供应文莱和中国之外,还远销欧美市场。图示意文莱区域位置。

(1)分析文莱发展海水养殖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文莱实现本地鱼苗替代进口种苗对当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3)为进一步提高文莱渔业“全产业链”模式的经济效益,请提出合理建议。
2024-01-17更新 | 1040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地理试题(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湿地较多
2.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A.基本无碳排放B.增加生物多样性C.减少水能枯竭D.减轻生物质污染
2024-04-18更新 | 83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一中学南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推进农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主要来自化肥、地膜等农资使用和能源消耗、畜牧养殖和秸秆燃烧等环节;碳汇主要来自植物光合作用、秸秆还田等植物和土壤固碳。下表为黄土高原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碳效应对比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生产模式具体生产形式亩均碳排放量/吨亩均净碳汇量/吨
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0.1310.195
设施作物复种模式蔬菜/瓜果类轮作(多茬)0.587-0.194
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粮食作物/家禽家畜+经济林园0.1410.130
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粮食作物/作物秸秆/饲草)→(家禽家畜+沼气技术)→粮食作物0.2060.253

说明:净碳汇量常用碳汇量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差值来衡量

1.推测设施作物复种模式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     
A.畜牧养殖B.地膜大量使用C.秸秆燃烧D.农业机械耗能
2.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农户适宜发展的生产模式是(     
A.种养复合传统生产模式B.设施作物复种模式
C.农林牧立体生产模式D.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
2022-06-05更新 | 140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实现了主粮的自给自足。但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近年大豆的自给率降到20%以下,大豆出油率、单产都比进口大豆低。

大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油料、粮食、饲料作物,常年需求大豆1.1亿吨、玉米3.3亿吨,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用近15亿亩耕地,但依靠大幅度增加净作面积提高大豆、玉米自给率难度较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以黄淮种植区为例,采取“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来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目的,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2022年起全国16个省份将推广该模式1500万亩以上。图a为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示意图,b为净作玉米种植示意图,c为黄淮海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大豆机械收割的景象。

(1)简析我国大豆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自给率低的原因。
(2)相较传统的净作生产方式,分析黄淮种植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
(3)说出在确定大豆、玉米种植行数和间距时需考虑的主要条件。
(4)指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
2024-02-27更新 | 525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七)文综地理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8 . 福建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占地约1000亩(1亩≈666.67m²),过去该茶园发展与其他茶山无异,如今通过生态茶园建设,该茶园成为“三茶”(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行区。燕子窠生态茶园“头戴帽、脚穿鞋、中间扎腰带”,即山顶保留大片植被,山脚带状水流蜿蜒流动,山腰拥有完整生态圈,茶园间种大豆、油菜等。完成下面小题。

1.燕子窠生态茶园成为“三茶”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行区,其主要原因是(     
A.茶叶品种独特B.生产规模庞大C.产业绿色发展D.自然环境优美
2.燕子窠生态茶园“头戴帽、脚穿鞋、中间扎腰带”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茶园生物多样性B.便于茶园取水灌溉C.方便茶叶采摘和运输D.扩大生态茶园范围
3.燕子窠生态茶园间种大豆、油菜主要是为了(     
A.增加茶园旅游资源B.促进土壤积蓄营养C.调整茶园种植结构D.改善茶园作物熟制
2024-01-05更新 | 5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山地丘陵、平原各占总面积的36.5%、63.5%。平原地区的“粮桑鱼畜”农业系统(下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具有创造性的洼地利用方式和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其中的珍珠养殖于2017年已被认定为国家农业文化遗产)。2000-2020年,随着城镇化及二、三产业的发展,桑地面积和桑蚕产业规模不断萎缩,对“粮桑鱼畜”农业系统造成了较大威胁。

   

(1)根据图7相关信息,从物质(能量)循环的角度说明德清县“粮桑鱼畜”农业系统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说明德清县2000-2020年桑地面积、桑蚕产业规模不断萎缩的原因。   
(3)为德清县“粮桑鱼畜”农业系统的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0 .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是2022年中国农业的热词。该模式为四行玉米与三行左右大豆相间套种,玉米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在不减少玉米种植量的前提下,利用腾出土地种植大豆,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下图为该种植模式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米和大豆相间套种模式的生产优势,不包括(     
A.植株高低差异,提高光照利用率B.便于农作物播种,田间管理和收割
C.大豆根瘤菌固氮,减少化肥用量D.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2.该模式得以形成的关键因素是(     
A.市场B.资金C.技术D.政策
2023-01-18更新 | 50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