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区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2 . 读表“世界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前十位的国家表”(200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单位:万公顷)

排序

国家

面积

排序

国家

面积

1

澳大利亚

40550

6

沙特阿拉伯

17000

2

中国

40000

7

阿根廷

14200

3

美国

23925

8

蒙古

11715

4

巴西

18500

9

苏丹

11000

5

哈萨克斯坦

18233

10

俄罗斯

8997

(资料来源: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库)

1.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B.降水多C.寒流影响范围广D.纬度高
2.某乳企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是(     
A.人工降雨B.修建水库C.海水淡化D.跨流域调水
2020-10-09更新 | 474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年海南省高考地理试卷(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某国1998年和2018年社会经济主要数据如表所示,与1998年相比,2018年该国(     
年份就业人口 (百万 人)城镇化率 (%)国内生产总值 (千亿美元)产值比重(%) 就业人口比重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82879653857122860
201831811423860 52575
①第一产业产值上升 ②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
③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 ④大量人口从城市向农村迁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02更新 | 3528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新高考)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一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二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三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1)简述当前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0-07-12更新 | 844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里兰卡农民依托小流域(平均面积20km2)建设的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下图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主要分布地区及其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斯里兰卡东北部地区建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的主要原因有(     
A.旱、雨季分明,水量分配不均B.水源不足,需跨流域调配
C.水位变化大,航运发展受制约D.河流短小,调蓄能力有限
2.梯级蓄水池农田系统可以(     
A.调节小气候B.扩大土地资源
C.维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径流总量
2020-07-12更新 | 669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水域西部互利共赢之举。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
2020-07-11更新 | 5816次组卷 | 44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7月选考)

7 . 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
2020-07-11更新 | 684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7月选考)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

四大地区

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

8.2

10.7

9.5

71.6

人口占全国比例(%)

7.7

26.5

38.6

27.2

人均GDP(万元)

4.7

5.9

9.4

5.4

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我国四大地区中(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2020-07-11更新 | 462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7月选考)

9 .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2020-07-08更新 | 13514次组卷 | 77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
2020-01-09更新 | 7208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卷(1月选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