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冲积扇有湿扇旱扇之分。旱扇是由季节性河流造就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受洪水影响较大,因此旱扇也叫洪积扇。湿扇位于湿润区,扇上的河流基本是常年性的,河流的搬运能力较为稳定。下面图一为旱扇”“湿扇示意图,图二为贺兰山地区冲积扇分布示意图,其中甲处耕地资源较少。



(1)指出贺兰山山麓冲积扇主要集中分布区,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甲处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
(3)比较分析“旱扇”和“湿扇”形成特征的不同。
(4)有学者认为高大山脉进一步隆升会使山麓地带冲积扇发生变化,试说明这种变化的表现。
2024-02-0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考试地理试题

2 . 葑田是在湖沼中用木桩作架,挑选荪根等水草与泥土排和,摊铺在架上,种植稻谷,亦称架田(下图)。葑田在水面飘浮,随水高下,不致淹没。历史时期葑田盛行,宋以后逐渐消亡。据资此完成下面小题。


   
1.葑田曾大量分布于(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江南地区
2.古代农民建设葑田充分考虑了当地(     
①生态效益②水位变化③水域面积④建设材料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历史时期葑田开发的意义(     
A.利用水面,扩大耕地面积B.漂浮水面,减轻旱涝影响
C.漂浮水面,便于农田运输D.净化水质,缓解水体污染

3 .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一种结构,有外力作用、自然胶结和根系发育等多种形成原因,对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有重要影响。山东省盐碱地分布广泛,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林地、草地)对滨海盐碱土基本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结构等有不同的改良效果。下图示意山东省某土壤盐碱化地区。研究表明,该地区草地土壤团聚体结构发育程度远高于林地,而耕地与草地基本持平。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阴影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成因是(     
A.海水渗入B.农业活动C.水分蒸发D.河流影响
2.影响该土壤盐碱化地区草地和林地土壤中团聚体含量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植被覆盖率B.群落内生物量C.土壤盐碱化程度D.植物根系形态
3.该土壤盐碱化地区耕地土壤团聚体结构发育程度与草地持平,主要是因为(     
A.耕作活动频繁B.有机质含量高C.地下生物量大D.土壤含水量大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引大入秦”工程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跨流域东调120千米,引到兰州市以北60千米处干旱缺水的秦王川地区,是一项大规模的自流灌溉工程。该工程总长205.7千米,有隧洞77座,渡槽29座,倒虹吸3座。可基本解决秦王川地区28.3万居民用水问题。下图为“引大入秦”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引大入秦”工程先明峡钢质倒虹吸管横跨两座高山,以其107米的巨大落差,成为引水工程中的亚洲之最,该倒虹吸管由两条直径2.694米,长524.802米的平行钢管组成,总重量1500吨。下图为钢质倒虹吸管景观及示意图。



(1)简析秦王川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2)简述“引大入秦”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3)说明倒虹吸管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使用倒虹吸管的原因。
(4)分析“引大入秦”工程的建设对秦王川地区发展的意义。
2021-09-14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贵州在地貌上是一个以喀斯特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区,高原、山原、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河流阶地和河谷平原仅占3%,除河流阶地和河谷外,大多数区域土壤发育状况不良。遵义附近典型土壤为黄砂土,该土种质地轻,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差,酸性强,磷素缺乏,自然肥力不高。

材料二:遵义市是贵州省辣椒发展的重点地区,辣椒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00万亩以上,占贵州省的40%、全国的8%、全球的3%,居国内辣椒主产区地级市首位。贵州遵义低温度、寡日照的气候环境很适宜辣椒生长,出产的辣椒具有品味温醇、香辣协调的特点,目前已成功培育出黔辣、黔椒、遵辣、遵椒系列地方优良品种,尤其以虾子镇虾子椒声名远扬。材料三:2017年,虾子镇建成中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中国辣椒城,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中心。该辣椒城位于杭瑞高速虾子站出口以西100米处,来自全国各地的辣椒在此集散,并行销全球。

材料四:贵州地形图及虾子镇附近地貌景观



(1)推断遵义辣椒的典型习性,并分析遵义“低温度、寡日照”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遵义虾子镇计划有针对性地改良辣椒地土地质量,请你从地形、土壤、水三要素中任选其一提出改良措施。
(3)请分析全国各地辣椒在虾子镇集散的原因及可能面临的困难。
2021-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龙泉中学、宜昌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2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6 . 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降水少,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外流河流量较大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

材料二:巴塔哥尼亚地区及石化森林分布示意图(下图)。



(1)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外流河流量较大,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
(3)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7 . 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④西南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④⑤
2.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日照时数与地貌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D.地面坡度与水源
2020-01-17更新 | 16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部分地区夏季在阳光24小时连续照耀下可使温度升到32℃。早在60年代,美国石油公司就在阿拉斯加北海岸发现了蕴藏极丰富的油藏,直至1973年美国政府才着手开发该油田,修建了连接阿拉斯加州北部产油区和南部港口的管道运输系统,整个工程前后耗费四年。输油管道有近一半架空修建,并在平坦地带采用弯曲铺设,原油以超过50℃的温度运送。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及输油管道示意图。



(1)说出当地60年代发现油藏后没有马上开采的原因。  
(2)说明北部油田没有直接采用油轮运输原油的原因。  
(3)分析输油管部分架空修建,并弯曲铺设的原因。  
(4)简述阿拉斯加原油多输往美国本土加工炼制的原因。

9 . 瓦罕走廊的谷地海拔高4900多米,宽度往往可达数公里,谷底平坦,河流蜿蜒,与我国的横断山区的深切河谷形成鲜明对比。下图示意阿富汗瓦罕走廊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瓦罕走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2.当地牧民每年到瓦罕走廊放牧的时间,主要集中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 . 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只见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下图)。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长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村落所处地形为(     
A.山地B.冲积扇
C.三角洲D.高原
2.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D.热带雨林带
3.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地形B.河流
C.植被D.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