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成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较多。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奥里诺科河是世界大河之一,从流大海的水量看,居世界第4位,从输沙量来看,居世界第11位,一年中有两次沙峰,第一次沙峰出现在汛期(涨水季节)的干支流,第二次沙峰出现在汛后(退水期间)的干流。

材料二   圭亚那是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国土面积21.5万平方千米,人口78.7万,首都为乔治敦,是拉丁美洲人口第二稀少国家。森林覆盖率高达86.4%。矿产资源丰富,矿藏有铝矾土、金、锰、钼、铜、钽、钨、镍、铀等,其中黄金资源较为丰富,为世界主要黄金生产国之一,但缺乏油气资源。由于人口稀少,导致人均道路投资太大,人均通信成本、物流成本太高,教育普及遇到困难,对外贸易很不方便。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种植油棕、甘蔗、速生树等发展生物能产业,产品(生物柴油、酒精等)主要供应欧美市场。


材料三   

(1)比较甲乙两地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试解释奥里诺科河一年中有两次沙峰(含沙量的高峰)的成因。
(3)试分析圭亚那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圭亚那政府鼓励外资公司到本国租用土地发展生物能产业的理由。

问题②:为以生物能产业为基础的圭亚那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2017-08-05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17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明确提出要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

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长江航运潜能尚未充分发挥。以江海联运为例,长江内河运船吨位一般在1万吨以下,船底平、吃水浅,进海后不够稳定;海船又因为桥梁设计、吃水较深的原因进不了江。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是促进“双循环”的重要动力。长江中游地区拥有“一江两湖”和众多湿地,人口密集,内需潜力巨大,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历史基础等客观因素和政策等主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三省部分产业结构存在趋同问题。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


          
(1)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中游城市群、上游成渝经济区的主要产业类型,并简述产业转移给转出地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2)简述长江经济带推进江海联运发展的具体措施。
(3)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在“双循环”时期寄予厚望的新增长极,应当如何破局?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棕榈油是世界主要油料作物,它是油棕榈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的。油棕榈树是一种喜光热、好水忌涝的植物。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二战后,世界新兴的油棕榈林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008年5月,印尼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位置、苏门答腊岛地形和印尼原始森林破坏景观。



(1)解释印度尼西亚河流众多且短小的原因。
(2)分析二战后印度尼西亚成为世界新兴油棕榈树主要种植区的原因。
(3)简述印度尼西亚被迫搁置大型棕榈油开发项目的理由。
2019-04-17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西湖南、北、西三面环山,东接沿海平原,呈现独特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空间景观(图左)。西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多数学者认为西湖是末次冰期后由潟湖(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转变而成(图右)。由于西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淤塞问题,我国历代对西湖的治理措施不断:筑海塘隔海潮、挖湖泥筑湖堤、堤上植树种柳、湖泥返田、疏浚河道,才造就了现今的美丽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山水观念,也成为现代杭州发展的重要文化名片。



(1)结合图,说明末次冰期后,西湖形成的每个阶段中海平面与地表径流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2)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从晚潟湖阶段到现代西湖,湖水水质由咸变淡的原因。
(3)简述古代西湖整治措施对杭州城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4)说明西湖作为现代杭州的文化名片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2023-07-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一)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种是由种子公司委托农户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品种,是把科学家的育种成果推广到普通农民手中的过程和环节。种子价格远高于其大田农作物产品价格。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因为光热和土地资源优势,河西走廊曾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但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渐渐从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名录中淡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玉米制种实践并获得成功。从2012年起,全国70%玉米种子由河西走廊提供,并且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瓜类、花卉等对外制种产业基地,其种子出口量占全国的75%。河西走廊耕地较多且集中,土质肥沃,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不仅如此,河西走廊闲置的戈壁滩是种子的天然晾晒场,每年9月底到10月初集中晾晒的期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脱水干燥;据测定,贮藏3年的种子,发芽率仍为94%,仅降低了3个百分点。中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已有41家在此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有4家落户。河西走廊赢得了“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响亮名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河西走廊制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说出图中河西走廊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说明河西走廊种子生产无“旱涝之忧”的原因。

(2)说明河西走廊制种农作物生长条件优越的气候原因。

(3)说明河西走廊利于种子脱水干燥的有利条件。

(4)河西走廊制种基地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种子销售,请解释原因。

(5)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河西走廊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请说明河西走廊获得此美誉的理由。

问题②:为河西走廊制种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18-12-06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省实验西校2019届高三10月份模拟考试地理部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言“进一步完善《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筹划环渤海湾区发展规划。”下图为构想中的环渤海湾区示意图。


材料二:在区域发展之初,由于资金、产业基础等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总是首先集中于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具有经济增长动力的城市。在城市之间,形成便于人流和物流的交通干线。学者研究认为,交通干线连接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轴。可见,具有“点—轴”结构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迅速。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评价环渤海湾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2)作为环渤海湾区中心城市,请你为北京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合理建议。
(3)根据“点—轴”结构理论,试解释环渤海湾区高铁干线沿线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浮游植物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于水文环境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河口区域的浮游植物,其在不同季节、年际、年代际会出现明显的物种群落变化现象。由于受流域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自1972年出现首次自然断流,至1999年平均每年断流38.9天,对河口浮游植物的水文环境、生态平衡带来较大影响。为此,2002年以来,我国定期在黄河夏汛前进行调水调沙,这也同时给河口浮游植物繁殖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左图示意2013年7月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右图示意1960—2010年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年际平均变化。

材料二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



(1)描述图l所示黄河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规律。
(2)推测黄河口近岸与远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黄河出现断流导致在21世纪前河口近岸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减小的原因。
(4)结合材料,说明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后对河口浮游植物繁殖的不利影响。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 茂盛。下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及非洲南部局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 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潮湿,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抓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 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推测纳米布沙漠白蚁外出觅食时间规律。
(4)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请你为尤尔根斯的观点提供论据支持。

9 . 我国某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资源、生态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收集到的研究区域的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下图是美国阿拉斯加区域示意图


资料二   阿拉斯加的基本特征



(1)描述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
(2)指出研究区域主要自然地理景观,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3)解释研究区域对外、对内联系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原因。
(4)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同学认为阿拉斯加应以加大开发石油资源为主,但也有同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反对,请阐述反对者的理由。
2018-08-1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六个国家专题训练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旧金山湾区位于美国本土西海岸,是美国第四大都市围,其中旧金山、圣何塞和奥克兰是湾区中心城市。旧金山湾区经历了点状开发——城市集聚发展——中心城市错位发展三个发展阶段,鉴于近年来湾区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旧金山于2017年发布了《湾区规划2040》。下表为《湾区规划2040》战略规划目标。

目标指标
约束性保护气候机动车出行人均碳排放减少15%
充足住房预测人口100%获得住房
自愿性健康安全的社区减少负面健康影响
开放空间和农业保护指导城市足迹范围内的开放
平等与公平减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和交通消费比例
增加可支付住房比重
控制搬迁家庭的比重
经济活力增加拥挤地区的工作可达性
增加中等收入产业的工作机会
减少飞机延误
交通系统有效性非机动车比例增加10%(目前26%)
减少由于路面情况导致的交通工具运维成本
减少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导致的公交延误
(1)简述旧金山湾区“中心城市错位发展”的主要目的。
(2)推测旧金山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3)说明《湾区规划2040》对旧金山湾区发展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