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7 道试题

1 .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一繁荣一衰退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2023-02-08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深州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0-11高一下·云南德宏·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23-01-24更新 | 149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1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3 .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
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2.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赢利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牙克库木湖(咸水湖)位于新疆、青海和西藏的交界地带,阿尔金山与昆仑山之间库木库里盆地东部低洼处。下图示意阿牙克库木湖边界的时空变化过程。



(1)描述阿牙克库木湖湖盆地形的特点。
(2)指出色斯克亚河河口处甲地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简析色斯克亚河河口附近湖水盐度的时空变化特点。
(4)简述阿牙克库木湖面积的年际变化特征,并说出目前的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中生物和气候的影响。
2019-09-0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20届高三第一次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B.成长阶段后期,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
C.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D.人地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协调
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B.B-C-AC.C-A-BD.B-A-C
2018-12-17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北洛河,也称洛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渭河,途经黄土高原区和关中平原两大地形单元,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是一条多沙河流。北洛河下游河口历史上曾多次变迁,特别是明清时期,时而入渭,时而入黄,其中多次主要受黄河影响。

黄河、渭河、北洛河三河经常遭遇洪水,受潼关高程较大影响,渭河洪水难以入黄,为治理渭河流域,政府提出了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的设想。下左图为北洛河及黄河、渭河局部水系图,下右图为北洛河1959—2012年历年水沙量变化过程图。



(1)分析明清时期北洛河下游河口多次变迁的原因。
(2)简述若将北洛河改道入黄河可能带来的影响。
(3)据图,指出北洛河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019-03-26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广东省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地理部分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7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不断上升
C.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从而导致区域走向衰落
D.人地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3.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区域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为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初期阶段,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C.成长阶段,第二产业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
D.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后期,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
2017-12-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9 . 读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 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4)有人主张将我国东部部分人口迁往新疆,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2016-11-27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16-2017河南濮阳一中等三校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卷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江自西向东流入东海。闽江上游是山区性河流,其特点是两岸多高山峡谷,溪流密布,流程短,落差大。闽江流域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约为750万吨,大量的泥沙在波浪和南下沿岸流的作用下向入海口南岸移动。闽江口南岸多沙丘,其形成与我国内陆的沙漠化过程类似。下图是闽江流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表是闽江口南岸历年各月主导风向、风频和风速示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记录年代
主导
风向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西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1955-
1979年
风频%
36
36
33
31
28
18
13
20
32
44
42
38
31
平均风速m/s
6.9
6.7
6.7
6.6
6.0
5.1
6.4
7.6
6.9
7.5
8.0
7.1
6.9

(1)描述闽江流域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比较并说明宁化和永安两地河流水文特征的不同点。
(3)分析闽江口南岸沙丘形成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考前训练四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