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Ⅰ阶段时期,其自然特征不正确的是(     
A.沼泽广布B.地势平坦C.水热充足D.土质疏松
2.关于该地区Ⅰ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影响该地区Ⅲ阶段到Ⅳ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政策②交通运输③劳动力④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3 .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D.减缓水分冲刷,防止土壤流失
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12高二下·辽宁沈阳·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海拔C.水分D.土壤
2.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河流结冰期长D.水运发达
3.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盛行风向D.纬度位置
4.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D.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2023-01-22更新 | 324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1-2012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发展阶段叙述正确的是区域差异(     
A.①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B.②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C.③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D.①②③阶段体现了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发展趋势
2.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6 . 下图为沿我国32°N纬线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2.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有利于印度洋水汽深入我国内陆地区B.有利于种植业的均衡布局
C.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D.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外流河的流向
7 . 谚语“春雨贵如油“中现象最适用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

8 . 下图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A.区域具有明确的边界B.都位于我国第三阶梯
C.区域内部特定性质差异较小D.主要粮食作物都是水稻、小麦等
2.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商品粮地位明显下降甚至消失的是(     
①三江平原②江淮平原③太湖平原④江汉平原⑤珠江三角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⑤
3.与松嫩平原相比较,成都平原(     
A.土壤贫瘠B.畜牧业发达C.人均耕地多D.热量更充足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亚五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亚五国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搭乘“中国快车”的难得机遇。借“一带一路”建设的热度,中亚地区迎来了一拨新的旅游增长。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被称为“马背上的国家”,该国美食中,腌制熏干的熏马肠不仅美味而且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下图为中亚五国地理示意图。

(1)分析中亚地区在我国实施“一带一路”中的重要性。
(2)分析熏马肠成为哈萨克斯坦的传统美食的原因。
(3)阐述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快车”应如何把握机遇。
19-20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名校

10 . 为改变“中部塌陷”的局面,缩小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近年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于中部经济地带发展方向的是(     
A.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B.重点开发长江上游地区的能源和矿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将中部经济地带建设成为我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农牧渔副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基地
D.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业
2.为实现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中、西部经济地带转移B.将高能耗企业向东部经济地带转移
C.在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农牧业地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D.将高科技产业向中、西部经济地带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