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发展差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1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区域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发现,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出现“小老头树”,其体现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B.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C.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D.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2.“小老头树”现象启示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需要(     
A.尽可能提高植被覆盖率B.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C.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D.适当加大人工干预力度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别山是我国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扶贫地区。下图为大别山腹地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当地政府在800米以上区域实施封山育林,在低海拔地区优化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分析该地区800米以上区域适宜封山育林的自然原因。
(2)与N地相比,分析在M地建设农民新村的有利用地条件。
(3)有人建议在600~800米的区域推行“栽种果树+果树林下种植乡土药材”的农业发展模式。请你帮忙说明理由。

3 . 我国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下图阴影部分为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不属于西部大开发省市的是(     
A.湖北B.重庆C.陕西D.广西
2.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优势是(     
A.自然资源丰富B.可开发利用土地多C.劳动力较充足D.基础设施完善
2023-08-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4 .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毗邻香港,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023-08-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读“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西南区B.北方区和南方区
C.西北区和南方区D.西北区和西南区
2.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B.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C.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便于大规模开采、节省运费
D.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2023-08-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B.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C.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D.①7月均温②地势③年太阳辐射量
2.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     
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B.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C.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2023-08-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冬短无夏,四季如春”。上述气候谚语对应的地区依次是(     
A.青藏高原、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
C.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华南地区D.青藏高原、华南地区、云贵高原
2023-08-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尼泊尔属于南亚内陆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约70%,耕地面积为325.1万公顷,粮食自给单达97%。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由经济政策,但由于政局多变和基础设施薄弱,收效不佳,严重依赖外接,预算支出四分之一来自国外捐赠和贷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尼泊尔处于经济发展的(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工业化阶段
C.产业升级转换的发展阶段D.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尼泊尔(     
A.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较大B.对外开放程度较高
C.工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D.处在低水平的不均衡状态
2023-08-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某一地区的区城发展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区域发展早期(     
A.城市规模较小B.城市基础设施完善C.人口分布合理D.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2.区域发展后期(     
A.核心区域的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外围空间B.区域发展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C.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大D.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3.图中可以反映出(     
A.区域发展速度不断加快B.产业结构优化,第二产业比重逐渐提高
C.区域网络系统不断完善D.区域内联系逐渐增加,与区域外联系逐渐减弱

10 . 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图1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均值的演变趋势,图2反映了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无效率的来源及其贡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市生态效率较低
B.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在2013~2016年大幅提升
C.下游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D.城市生态效率的总体差异较大但呈缩小趋势
2.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无效率来源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各种要素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B.GDP的贡献率始终最大,说明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生态的主导因素
C.污染指数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
D.土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一直较小
2023-08-08更新 | 212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