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地理信息系统(GIS)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2023年4月22日,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所圈定的空间范围是指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保护的区域。下图示意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理信息技术在划定深圳市生态保护红线中的应用是(     
A.GIS图层叠加分析数据输出B.BDS确定生态区类型
C.RS分析生态区服务价值D.GIS直接获取生态区的边界
2.深圳市的生态保护红线(     
A.兼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B.决定深圳市的环境承载力
C.划分目的是划定城市边界D.限制深圳市城市面积扩大
3.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深圳市的环境意义是(     
A.调节城市气候,增大昼夜温差B.影响城市水循环,减少城市径流量
C.改变植被类型,保护生态多样性D.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水质
2023-12-1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3.3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 .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底海草床、红树林、河口及滩涂的盐沼被认为是三个重要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下表示意我国沿海部分省份2020年三大系统的固碳总量(单位:万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
海草床0.180.200.070.080.090.70
红树林0000.062.611.01
盐沼0.944.466.625.710.100.02
1.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中(     
A.红树林的固碳能力最低B.北方沿海盐沼固碳速率最快
C.南方各省均以红树林固碳为主D.盐沼是沿海主要固碳系统
2.在“蓝碳”研究中,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GPS可以定位并测算红树林的面积变化情况
B.可用GIS搜集、传输海草床分布及面积信息
C.RS可搜集沿海各省份盐沼面积的变化数据
D.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滨海湿地“蓝碳”制图及总量核算
2023-12-10更新 | 461次组卷 | 8卷引用:热搜题 湘教版选必3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3 . 农牧交错带指农耕区与草原牧区之间的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农牧交错带分布具体范围,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NSSC.RSD.GIS
2.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过渡性表现的相似点是(     
①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之间过渡 ②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区过渡
③荒漠景观与草原景观之间过渡 ④人口稀疏区与人口密集区过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下图(a)示意建有粮库的四地位置,下图(b)是智慧粮库管理系中①地1号粮库信息界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粮库所在地(     
A.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①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
C.冬至②地比③地昼更短D.④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2.图(a)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该智慧粮库管理系统可以直接用于(     
A.获取耕地面积B.提升作物品质C.消灭虫害鼠患D.优化粮食调拨
2023-07-24更新 | 364次组卷 | 13卷引用:热搜题 人教版选必3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地区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现代化农业生产适应性评价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PSD.数字地球
2.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利用该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A.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估产B.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成本
C.加强病虫害的调查及监测D.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6 . 2019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
2.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①降水量分布图②水系分布图③地形分布图④土壤类型分布图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2023-02-08更新 | 153次组卷 | 17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章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练习

7 .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是(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2.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     
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
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
2023-01-24更新 | 134次组卷 | 35卷引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章第2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2课时 练习
22-23高二上·四川绵阳·期末

8 .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经过几十年生态建设,环境极大改善。某团队对延安市安塞区(左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碳固存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统计(右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延安市改善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水体污染D.湿地退化
2.完成左图中信息制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C.数字地球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3.对该地土壤固碳效果最好的是(     
A.打坝淤地B.退耕还草C.修筑梯田D.退耕还林
2023-01-10更新 | 129次组卷 | 4卷引用:主题6 生态脆弱区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中图中华地图版2022选择性必修2)

9 .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棹这部分碳排放,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A.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
B.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
C.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
D.城市化加快,内需扩大
2.本次冬奥会为了达到碳中和,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所有冬奥会场馆实现全太阳能发电
B.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
D.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22-2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10 . 2019年6月以来,我国华南、江南等地降水不断,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下图示意2019年1—6月115°E~145°E平均500hPa副热带高压脊线(虚线为多年平均)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入夏以来,造成我国华南、江南等地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B.登陆台风次数偏多
C.锋面雨带向北推移速度快D.冷锋活动频繁发生
2.为迅速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受灾状况,无人机再次成为救灾行动中的“一员”,无人机监测属于(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2022-11-19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3.3天气系统(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